全国政协机关在皖挂职干部来区开展考察 |
|
|
|
8月20日,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办公室(六局)副主任(副局长)李强一行15名在皖挂职干部,在安徽省政协、芜湖市政协相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区考察,考察组先后赴陶辛水韵、西河古镇、鸠兹湾等地考察了乡村水环境治理、和美乡村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建设等情况。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晓明陪同调研。 湾沚区是202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芜湖市新城区,总面积约650平方公里,人口约35万人,区域内生态环境优美,交通十分便捷,产业发展良好,宜居宜业宜游。 “陶辛水韵”为芜湖新十景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景区既有许多罕见的人文古迹,又有不少风光优美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江南水乡自然景观完美结合,融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观赏价值为一体,形成相对完整的旅游资源体系。镇域水系纵横交错,十纵十横“井”字型千年古水系建成于北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景区以荷花为主题,成功打造荷花种植、观赏、体验、摄影、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观光园区。泛舟水上穿过一座座石拱桥,远看两岸典雅的徽派民居,近看水面随风摇曳的荷花,宛如一幅江南烟雨画卷,无愧“安徽第一风情水乡”称号。 西河古镇自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建镇得名,距今已有640多年历史。古镇粉墙黛瓦,青石长街,曲折蜿蜒约1200米,街宽2-3米,沿河一侧的旧宅,屋高墙峭,基部麻石驳砌,拔地数丈,颇具特色,有“皖南吊脚楼”的美誉,内侧房屋店铺多为数进串连,从街心踏青石台阶下入室内,可延伸十余米,街面以条石铺就,保存完好,房屋店铺分布于街道两侧,多为清中晚期和民国年间修建,虽遭兵毁重建,其老街风貌至今犹存。古镇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龙灯、马灯、舞狮、彩船灯、百家宴等民间传统文化项目,在节日期间分外活跃。铁匠铺、木匠铺、古琴斫制、糖画、铁画等传统工艺制作得到传承。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古镇保护工作,拍摄了《月上西河》MTV,文化电视剧《米市春秋》、《关关雎鸠》、《走遍中国》——“走进芜湖”专辑《李鸿章和芜湖米市》、《宝姑出逃》、《我的博士老公》,电影《隔离岛上的狗》、《记忆切割》以及央视《正大综艺》、《快乐体验》、戏曲晚会分会场等先后走进西河。2014年11月,西河古镇入选由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公布的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单,2018年经安徽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西河古镇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同年,古镇纳入西河文化旅游区统一规划,并顺利通过4A级旅游景区景观价值评价,现正在全力申报4A级旅游景区评审验收。 “鸠兹湾艺创共富乡村”是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所在地,项目系芜湖市湾沚区花桥镇人民政府于2021年底委托安徽顶峰文旅运营打造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点,采取“党建引领、农民主体、社企共建、促进共富”方式,实现与民共建共创共富。项目以“艺创+”为特色模式,采取“微创意、微改造、微孵化、微循环、微治理”五微行动,坚持乡村农旅文教商“五业并举”,赋能乡村五大振兴。现已培育出生态农场、乡村市集、沙龙会议、研学教育等八大产业板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