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
编辑日期:2023/4/13  作者:湾沚区政协办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培育“类金融”产业,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民进湾沚支部

 

类金融机构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类金融已成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区对发展类金融产业十分重视,但目前类金融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需要认真研究发展对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一、发展现状

(一)类金融产业机构情况。目前我区类金融产业机构不多,仅有注册运营的政策性担保公司、政府投资母基金各1家、产业子基金4支,尚无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资产管理公司等类金融企业;4家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及4家民营小额贷款公司已不再经营。

(二)政策性担保企业情况。我区现仅有一家政策担保公司,即成立于201312月的芜湖市湾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3.56亿元,主要为企业提供以知识产权、设备、存货等为反担保物的融资担保。目前在保企业65家,在保额6.34亿元,累计为758家企业担保贷款62.7亿元。

(三)产业基金发展情况。区政府投资母基金——芜湖市新芜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6月,总规模5亿元。截至目前实缴注册资本3.3亿元,已投资5个项目,共2.582亿元。目前,我区已设立政府投资母基金1支、子基金4支(毅达基金、水木基金、海通并购基金、春光里基金)、参股子基金2支(国元种子基金、龙门基金),产业基金总规模达到54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类金融产业体系不健全。全区类金融产业仅有政策性担保公司和产业基金两类,缺乏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灵活多样的类金融机构,类金融产业服务体系短板明显,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

(二)类金融产业规模体量小。我区现有政策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3.56亿元,再保余额仅有6.34亿元,担保放大倍数2倍左右。根据《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融资担保公司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我区目前担保放大倍数10倍差距较远,政策性担保职能仍未充分发挥。现有6支参股产业基金总规模49亿元,实缴到位资金15.74亿元,其规模尚难以满足我区经济发展需要。

(三)政府投资母基金管理人员多兼职。目前,我区政府投资母基金实际交由区建投公司负责管理,暂未组建专业管理团队,管理人员以兼职为主,这样不利于母基金的规范化管理,不利于增强政府投资母基金在面临市场风险考验时的防范能力。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引进类金融机构

结合我区发展现状,优先引进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类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发展。适时出台融资租赁贴息政策,进一步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完善金融机构落户奖励政策,对在我区新设或新迁入的股权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商业保理公司、资本要素交易所(公司)等类金融机构给予落户奖励。

(二)强化基金管理,激发区域投资活力

一要进一步健全基金投资体系。以政府投资母基金为主体,联合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产业子基金,发起设立数支天使基金、种子基金等,主要投向高成长性早期项目、孵化项目,注重科学成果转化。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基金投资体系。

二要完善政府母基金投资和投后管理机制。要全面收集整理新芜经济开发区优质项目向产业基金推介,争取基金投资;全面梳理产业基金拟投项目库,筛选优质企业积极对接,力争招引落户我区。同时,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加强投后管理。

三要组建专业母基金管理团队。通过市场化招聘等方式,招聘金融、法律、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组建专业的母基金管理团队,逐步形成健全的母基金管理机制。

(三)利用政策性担保平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受制于企业有效资产不足、风险防控能力弱等因素,我区中小担保公司近年来新增担保业务少,存量业务逐渐萎缩,职能发挥不充分。为进一步帮助企业盘活有效资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要在重点发挥好政策性担保公司职能、通过开展“科技贷”等新型业务的同时,积极鼓励发展中小担保公司,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四)发挥类金融功能,全力服务企业上市

学习合肥高新区等地先进工作经验,利用中介机构力量,全面摸排全区具备上市条件企业实际情况,更新上市后备企业库,提高入库企业质量。充分发挥类金融机构服务功能,为推动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提供服务

(五)健全监管机制,规范类金融机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区类金融产业的逐步发展、相关类金融机构的逐步建立,在严控准入门槛、多部门联动排查、监管信息共享、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相结合的基础上,需要适时出台、逐步完善相关监管政策,逐步完善风险管控长效机制,以便更好地引导和促进类金融产业规范发展。

 

 

 

 

 

 

 

 

 

关于改善我区儿童青少年视力状况的几点建议

江英武

 

近视不可逆、无法治愈,一旦发生近视必然成为生活、学习上的障碍,高度近视则会导致眼部重要组织并发症,甚至影响视觉功能。近年来近视问题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区中小学广泛开展网上教育教学,从而导致近视日益加重, 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必须引起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我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

2021年我区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近视率17.53%,小学生近视率35.71%,初中生近视率77.48%,高中生近视率84.86%,总体近视率为57.97%,近视率高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二,初中生近视率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学生总体近视率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城关学生近视率高尤为明显。抽样调查的数据因为调查样本点和计算方法的原因,加之本身也存在着一定不全面、不完整的问题,近视问题可能更为严峻。

二、产生近视的主要原因

(一)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受游戏、短视频等诱惑,以及远程教育、线上教学频繁使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导致视力疲劳,易近视。

(二)户外活动相对不足。多数学校尤其城关学校生均运动场地面积达不到国家标准,也没有风雨操场,导致阴雨天很难正常开展体育课,有时还存在文化课挤占体育课的现象,致使学生每天在校运动一小时的要求难以保证。同时,家长引导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较少,也没有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三)课桌椅配备缺少个性化。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长发育的情况各不相同,但课桌椅尺寸相差不大,即使能调节,调节高度也有限。小学一年级孩子身高一般在1.11.2米,初中生一般1.61.8米,这样的身高差却用尺寸基本相同的课桌椅,使学生不能保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对学生视力造成伤害。

(四)学校教室光源不良。目前,我区所有学校教室使用的光源是传统的日光灯,光线刺眼有频闪,与自然光差异大,长期使用易引起眼部疲劳、酸困等,还会使得孩子的情绪变得焦躁不安,这些都会加速近视发生,严重时还会诱发眼睛出现白内障、黄斑甚至短暂性失明。

(五)视力检测不专业。我区每年针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检测,都由镇卫生院以及基层医疗单位进行,检测不专业、不规范,缺少跟踪服务措施。检测数据也无法被相关部门采纳,难以引起孩子及父母的重视。

三、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共防共治合力。要将预防近视纳入公益宣传项目,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用眼卫生和近视防控科普宣教,形成全民重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儿童青少年自我视力保护意识。要把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教育纳入中小学日常教学管理范围,开设保护视力、预防近视课程,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读写用眼习惯。要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视力问题,多与孩子开展互动,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二)加强护眼指导,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区卫健委要为全区所有幼儿园、中小学学生提供护眼指导,组织眼科、眼视光等专家,每学期为学生开展一次视力专项检测。建立学生视光档案,进行跟踪监测、康复矫治等专业技术服务,并将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及时推送给学校、家长。

(三)强化体育锻炼,改善调节眼睛功能。要优化体育课目标考核办法,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组织体育教学,确保学生每天阳光一小时体育活动。要加强体育场地建设,有计划地分期分批扩建室外及室内运动场地,三年内实现所有中小学校生均运动场地达到国家标准。要科学安排好课间休息时间,让孩子在上课之余能远眺、看绿、做眼保健操,多接受自然光照,减缓视觉疲劳。

(四)改善硬件设施,创造良好用眼环境。要改善教室光源,教育部门要对教室灯具进行全面排查,分期分批安排资金科学配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无频闪、防眩光、无蓝光危害的教室灯。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针对学生不同身高,提供量身定制的课桌椅。要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做到非必要不使用,合理确定使用智慧课堂上课的频次,避免电子辐射对孩子的视力造成伤害。

少年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们要共同关心儿童青少年眼睛健康,为孩子观察世界、学习和生活提供保障,为实现“中国梦”培养拥有健康体魄的坚实栋梁。

 

 

 

 

 

 

 

 

 

 

 

 

 

 

 

 

 

推深做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大力培养符合我区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

区政协提案委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随着我区产业的聚集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迫切需要一支素质优良、技艺精湛、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提高服务产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以实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契机,推深做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大力培养符合我区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建设安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当前我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结构失衡的技能人才队伍,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区人社局根据技能人才培训和补贴发放情况推算,全区技能人才4.68万人,其中初级工占32.36%、中级工占47.47%、高级工及其以上占20.17%。初、中级技工较多,高技能人才较少,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失衡。高技能人才占比与中办、国办有关文件提出的1/3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区新兴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必然带来技能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而现有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将逐渐成为制约我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运行不畅的供需对接机制,难以发挥职教资源优势。全区各类职业培训机构19家,拥有大学1所、中职院校5所,职教资源比较丰富。由于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技能人才和技能服务供需对接机制运行不畅,优质丰富的职教资源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安信工、芜湖技师学院等驻区职业院校,为我区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较少。如:2022年,仅有安信工为企业培训了30名技术和管理人员。两年来,安信工毕业生5952人,留区就业仅190人,占3.19;芜湖技师学院毕业生就业1100人,留区就业140人,占12.72

(三)浅层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难以实现人才供需匹配。出于经济利益考量,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财政投入不够,政策供给不足,我区职业教育面临“校企合作浅表化、产教融合不深入”的问题。虽然安信工与10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芜湖技师学院与3家企业签订了冠名班协议,但校企合作停留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浅层次上,没有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我区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

二、推深做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建议

(一)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开发区管委会、教育局、人社局及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出台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建立区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驻区职业院校为主体、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为纽带的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制定有关政策规定、管理制度和具体操作办法,推深做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二)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区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牵头行业企业和驻区职业院校,成立专业产教联盟。积极引导专业产教联盟结合本行业生产和技术发展趋势,探索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适配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既可采用“校中厂”的模式,让企业进校园、车间变课堂;又可采用“厂中校”的模式,让学校进工厂、学生变工人;也可采用“校企双制”的模式,依托双方优势资源,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学校出学位”的办法,共同培育技能人才。

(三)优化人才培养计划。区行业主管部门会同专业产教联盟深入企业摸底调研,建立系统、完善的技能人才信息库,并做好行业企业技能人才供需预测和培养计划。组织及人社部门聚焦我区115”战略和“一新一轻一重”主导产业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优化区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出台含金量足、可及性强的政策,激励企业依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落实好本行业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任务。

(四)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区人社部门组织协调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驻区职业院校,创新培养方式,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企业“按需下单”,职业院校根据企业需求组建特定班级,采取“2+1”(2年在校学习,1年在企实习)订单式、“2+3”(2天在校学习,3天在企工作)“招生即招工”的学徒制等模式培养技能人才通过名师带徒、技能研修、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形式,开放式培训高技能人才。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群体的技能人才,实施差异化培养项目,开展套餐制培训,促进技能人才知识更新与技术创新、工艺改造和产业升级相适应。

(五)灵活设置专业课程。校企双方根据我区高端航空装备、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数字信息、跨境电商等重点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灵活设置专业与课程标准,增强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开展订单式、学徒制培养和套餐制培训中,校企双方共同开展市场调研、招生招工、制定培养方案,按需设计专业与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协同实施教学,培养适应我区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各类技能人才,提高我区职业教育质量、就业质量和毕业生留区就业率。

(六)建好用好实训基地。校企双方整合师资、设备等资源,依托“两大园区”和骨干企业,高标准建设若干个集实验实训、顶岗实习、员工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公共实训基地。按照教学、培训计划和企业用工需求,适时安排职校学生进驻实训基地实习,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职校派驻专业指导教师,企业安排带徒师傅,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实现学生专业职业能力与岗位职业能力相对接、实训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相一致。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为目标,校企双方共同组建高水平、多层次产教融合的师资队伍,确保既有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又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设备改造与新产品研发,承担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兼职教师承担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任务,负责学生的技能训练指导。充分利用产教融合师资力量,组建校企教学研究团队和技术创新团队,钻研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实践教学体系,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和企业生产效率。

 

 

 

 

 

 

 

 

 

 

 

 

 

关于加快智慧交通建设

提升湾沚区交通管理水平的建议

  

 

智慧交通就是在交通领域,以信息化、数字化为基础,结合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自动控制等,全面构建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智慧交通能够大大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通行能力,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因此,加强智慧交通建设,对提升我区交通管理水平、建设智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智慧城市建设为我区发展智慧交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我区位列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第19位、安徽省上榜地区第一位。目前,我区已建成5G基站450个,实现主城区5G网络全覆盖。

近年来,我区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建设信号灯路口160 处,视频监控 1217 处,卡口23 处,电子警察 102 处,违停自动抓拍 58 处,机动车礼让行人自动抓拍 11 处,电动车违法抓拍 2处,交警综合指挥平台一个。G329国道实现了远程调控信号灯配时,建成了车辆缉查布控系统,成功查缉逾期未年审、历史违法未处理、逾期未报废、面包车超员、货车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共3188 起。另一方面,我区目前机动车驾驶人保有量达113789人,机动车保有量为65836辆,非机动车保有量约16万辆,道路总里程达1460公里,现有智慧交通设施已不能满足交通管理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强化信息化管理,是当前提升我区交通管理水平的必然之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人才较缺乏。近年来,区内道路总里程数、驾驶人保有量有较大增长,特别是随着交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区交通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现有交通管理的需要。交管信息化专业人员相对缺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交通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的提升。

(二)配套措施不完善。城区部分路口设置不合理,有的路段设置了安全岛,使得非机动车不得不二次穿行马路逆向行驶;有的路段未设专门的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南湖路、春江路等有些路段符合设置隔离栏杆要求,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仍然没有设置到位,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由于智慧交通设施不健全,加之部分路口非机动车信号灯设置不到位,容易发生非机动车交通事故。

(三)交通设施待优化。我区部分交通信号灯、监控、电子警察、卡口等交通设备建成较早,交通信号等设备超过使用年限,经常发生故障。另外,交通信号灯设置不符合新国标,部分路段如芜湖路与延安路、荆江路、湾石路交叉路口等处未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和非机动车行驶标线,路口交通信号设置不尽合理,因此,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四)指挥中心需升级。交管大队综合交通指挥中心办公场所面积不能满足信息化管理需要,机房面积不足,设备内存容量不够,加之每年新增道路的交通信号不断接入平台,致使设备运行速度不断减慢,设备内存不堪重负,交通综合指挥中心需要全面更新换代。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规划引领。将发展智慧交通作为我区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制定符合我区实际的智慧交通阶段性发展规划,明确智慧交通发展的长期目标和近期任务举措、保障措施,统筹智慧交通建设管理,有序推进我区智慧交通发展。

(二)争取项目支持。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加强与高校、高科技企业的合作,建立专业的设计、建设、维护队伍,学习先进城市交通综合指挥平台建设经验,逐步推进我区区级交通综合指挥系统建设,争取上级相关项目资金支持予以推进。

(三)完善基础设施。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设交通综合中心办公楼、综合指挥大厅、机房、研判调度中心等硬件设施。二是要全面改造城区信号灯、监控、电子警察、卡口等交通设施,在路口、繁华路段、警用车辆上设置高清监控设备,实行信号实时传输。

(四)注重技术运用。通过高清监控进行高空视频望,与巡逻警车视频传输、执勤民警的执法记录仪传输等,实时将数据传输到指挥管控中心,指挥中心可以通过电子地图自动报警,及时分析研判道路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配时,调度附近警车、警力前往堵点、事故突发点予以快速处置、快速拦截等。根据电子地图自动报警系统,对易拥堵路段远端分流,实现安保任务远程调度、交通流量提示、停车场停车位信息预告,同时采取在主要道路设置绿波带等措施,方便车辆快速便捷通行。根据早晚高峰时段、节假日以及平峰期等不同时间路面交通流量情况,配套相应的配时方案,确保全区道路交通流量总体可控,均衡路网流量以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五)打造专业队伍。在上述前端、传输、后台等硬件建设匹配运行后,组建智慧交通信息化管理专业队伍。前端交通流量大数据的采集整合、指挥调度、车辆分流、交通违法查处、逃逸事故快速侦破、交通快速疏导、安全保卫等诸多环节,都需要智慧交通系统予以支撑,需要专业化团队进行运行管理。因此,要逐步充实智慧交通信息化管理专业队伍,强化平台运用和系统调度力度,全面提升整个辖区的人、车、路、灯适配度。

(六)分步推进建设。智慧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现代化交通指挥运行体系,难以一蹴而就,应结合实际逐步推进。一是要明确建设目标,有计划地分步实施。在现阶段,首先应当进一步加大摸排梳理不符合国标交通设备设置的力度,对不符合国标的交通设备进行及时更新,消除交通事故隐患。二是要适时启动智慧慢行系统建设。绿色出行是城市与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广应用电子监控设备,完善非机动车专用道的标识、监控系统,禁止机动车进入非机动车专用道,保障非机动车路权,有效改善居民出行环境,提升交通运行效率。

 

 

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区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平的建议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精心组织,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供水基础设施,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城乡融合持续推进,现行供水建设、运营和管理水平与群众的需求相比,与推进全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供水能力严重不足。全区最高需水量约为13万吨/日,区自来水厂供水能力约11万吨/日(其中区水厂约10万吨/日、市华衍水务转供水0.5-0.9万吨/日),仅能满足全区正常需水量,遇干旱、低温等恶劣天气或夏季、节假日用水高峰时段,则会造成中心城区管网水压变小,甚至农村偏远区域和地势较高区域需分时供水或无水等状况。

2.供水管网改造不到位。我区农村供水起步较早、投资主体较多,缺少系统规划,前期因供水管网老化严重且质量较差(PVC管、铸铁管等)等因素,难以承受较高水压,导致管网漏损严重。近年来,区镇虽相继对农村供水管网进行改造提升,但部分村组干支及入户管网、NB智能水表等配套设施尚未覆盖到位,对居民用水造成较大影响,群众反映强烈。

3.运营管理体制待理顺。原计划实现农村供水规范化管理的镇,在202112月过渡期满后应移交区自来水厂接管,但因各镇管网维修、抄表收费等管理服务体制尚未建立,且少数镇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农村供水仍处于分散管理状态,致使区自来水厂难以统一接管。

4.运营管理收支倒挂。农村供水以居民用水为主,点多面广、水价相对较低,进村入户支线管网占比较大,居民缴费和保护管道意识不强;加之各镇供水站管理人员多为兼职或临时抽调,管理力量较为薄弱,水费收缴率不高且水损较大,使得镇财政压力不断增大,导致拖欠区自来水厂趸售水费严重。

二、几点建议

1.提高全区供水保障能力。一是区自来水厂应急改造现有取水口水泵机组,保证枯水期10万吨/日取水能力,增建殷港转供水泵站水量调蓄设施,并要求市华衍水务保证对六郎转供水水量。二是过渡期间适度增强部分原农村水厂制水功能,提高应急供水能力。三是加快实施取水口迁移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加快清水输水管道穿商合杭高铁、取水泵房及厂区10千伏外线工程、新能源产业园4万吨/日供水管道工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和划分等配套项目建设,力争在20235月建成运行,从根源上解决供水能力不足问题。

2.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减少漏损是缓解供水需求紧张最简单有效的措施。区住建局要完善城乡供水发展规划,以提高镇区和人口集聚村庄的供水保障能力为重点,在基本完成供水主干管网建设和改造、镇域内进村入户管网部分改造工作的基础上,在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中安排资金完成剩余部分的管网改造任务。同时,鼓励各镇利用自有资金加快改造,确保“建成即运行、运行即见效”,切实降低管网漏损,保障群众用水供给。

3.完善供水运管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供水管理机制,明确考核管理责任,严格移交标准,细化过渡承接方案。加快区自来水厂由主城区转向全区供水运营的转型改革,科学调整企业管理经营模式,及时补充管理及技术人员,按照“主动介入、情况熟悉、基础据实、准备充分”的思路,切实做好各镇供水平稳有序移交区自来水厂工作。

4.加强供水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组织开展岗位培训,选派技术人员参加各类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开展“传帮带”活动,针对供水管理工作操作性、实践性强等特点,由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老同志与年轻同志结对,手把手指导,不断提升年轻人员专业技能。建立激励机制,完善水厂以技术、实绩为基础的薪酬绩效考核办法,奖优罚劣,不断增强其内生动力和行业凝聚力。

5.引入社会资本推进建设和运维。探索“社会资本+政府股权合作”的方式,将农村供水管网“最后一公里”、智慧水务工程以及供水存量资产打包,采用“PPP+特许经营”的模式招标,引入社会资本负责全区城乡供水项目统一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政府授权社会资本特许经营权,并由社会资本方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方支付服务费。通过社会资本大量注入,专业团队科学运营,进一步提高城乡供水运营管理水平,推进农村与城区同质化服务,真正构建起全区“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的城乡供水体系。

 

 

 

 

 

 

 

 

 

 

 

 

 

 

 

 

 

 

 

 

关于改进农村集体水面经营权

流转交易方式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农村集体水面经营权的持续流转,培育出了一大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但同时,通过实践,现行交易规则也存在一些弊端,随之产生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影响了农村水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了解农村集体水面经营权流转交易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探讨解决措施,对农村集体水面经营权流转交易良性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农村集体水面经营权流转交易的方式

根据《芜湖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芜政办〔20178号)要求,20196月起,我区所辖农村集体水面经营权流转交易,应当在安徽长江农林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长江农交所)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交易。长江农交所根据水面流转信息发布期满征集的承租方情况,选择交易方式。如果只有一个符合承租条件,且报价不低于挂牌价的,由长江农交所组织交易双方直接签约。如果产生两个及以上符合承租条件的,由长江农交所按照公告约定的竞价方式组织实施公开竞价。目前长江农交所采取的是网络竞价方式,即:长江农交所组织符合承租条件的竞买人,通过网络竞价交易系统进行竞争报价。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多次竞争性报价,最终以最高报价确定标的成交价。

二、现有农村集体水面经营权流转交易方式存在的弊端

经测算,2019年前水面自然状态下平均年产值300元左右/亩。从实行上述流转交易方式开始,水面承包价逐年增加。2019年全区平均成交价为147/亩·年,最高为400/亩·年;2020年平均成交价为529/亩·年,最高为1500/亩·年;2021年平均成交价为546/亩·年,最高为1875/亩·年。现行的交易方式提升了承包价,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但存在很多弊端。

一是审查形同虚设。尽管招标流程中有审查程序,但长江农交所对受让方情况不熟悉,受让方基本上都是交了保证金就能参加竞标,相当一部分并不是真正从事水面养殖的群众也参与竞争,他们没有相应的养殖技术和经验,有的甚至为了赌口气,在竞标中恶意抬价,扰乱了正常的流转交易秩序。

二是价格竞争不理性。水面产出是有限的,而价格竞争是无限的。这种对有限的标的采取无限竞价的流转方式不科学、不切合实际。非理性的竞争造成养殖成本恶性增加。

三是监管措施不得力。在承租户的履约监督方面,缺少严格的监管办法和可操作性强的约束措施,以致有的承租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承租期间不顾环境效益,采取高密度放养、大量施肥等非理性的养殖措施,对所承租的水面掠夺式生产。

四是水生态环境遭破坏。养殖区域水质恶化,甚至出现相当数量的劣五类(不达标)水体。我区从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开始对农村小微水体进行水质检测,全区面积20亩以上的水面和1公里以上的沟渠共983个小微水体纳入到水质检测范围。从近几年水质检测结果看:2017年至2019年全区水质都在5类以上,均符合水质管理要求;2020年劣五类水体136个;2021年劣五类水体107个;2022年劣五类水体129个。面积小于20亩、长度不足1公里水体虽然没有检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水质会更差,因为水体越小,自我净化功能就越弱,反之则越强。

三、改进农村集体水面经营权流转交易工作的建议

(一)明确准入资格。参与水面承包的主体,原则上应是本镇人,对拟养殖品种、养殖技术、投喂饲料、水面环境保护措施等,事前可由水面所在地村干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进行综合评价确认资格。审查双方都是本地人,相互比较了解,审查的针对性较强,能够真正把好准入关。

(二)采取公开摇号方式招标。首先通过评估确定流转水面的价格,所有符合条件的承租对象均可报名,最终以现场摇号的方式确定承租对象。这种方式既不失公平,也不损害村集体利益;既缓解了环境的承载力,也顾及了承租户的利益。2019年前通过这种方式流转的集体水面,没有出现劣五类水体。

(三)落实履约保证金制度。在招标文件中要明确不能破坏水质的条款,并要求承租户根据水面的大小缴纳相应的履约保证金。相关部门要定期检测养殖区域水质,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兑现保证金。

(四)实行黑名单制度。对有恶意破坏水环境、掠夺式生产、串标、加价卖标等行为的主体,将其纳入黑名单,报区有关部门。对被列入黑名单的主体,依法在规定的期限内禁止其参与本区水面承包,切实净化水面流转环境。

(五)压实镇、村两级河长责任。各镇、村级河长要定期巡河,加强对养殖过程的监管,对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因监管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河长责任。

 

 

 

 

 

 

 

 

 

 

 

 

 

 

提升产城融合度  打造发展新高地

区政协经济委

 

近年来,新芜经济开发区从经济、生态、民生等多维度、全方位谋求跨越发展,重构产、城、人的关系,重塑产、城、人的和谐,编制了航空新城产城融合概念性规划,着力打造国内“产学研用”一体化航空产业示范标杆、长三角健康智慧生活产业基地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园区实现了路、水、电、气和通讯等“七通一平”,商住商务、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备,产城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仍存在不足和短板,亟需进一步提升。

一、存在的不足和短板

一是统筹推进合力不够。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涉及多领域,需要多个部门齐抓共管,但部分区直部门对产业怎样促城、城市怎样兴产、人力如何增产、城市如何留人的深层次融合发展,认识不深、措施不力,尚未形成融合发展合力。

二是规划引领作用不强。开发区管委会虽然编制了航空新城产城融合概念性规划,但三线三区未划定,国土空间规划未编制批准,上位规划不明确,具体路径还不详,缺少可操作性的详细规划,产城融合程度不够高,产城分离现象依然存在。

三是产业聚集效应较弱。开发区虽然形成了“一新一轻一重”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集群,但缺少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产业链不全,缺链、断链多,产业关联度不高、集聚效应弱,尚未形成产业规模和聚集效应。

四是基础设施有待完善。道路交通待优化。对外交通方面,开发区与市区通行时间过长,高速出入口较少;内部交通方面,园区与主城区通道少,上下班高峰期堵车现象严重;慢行交通方面,道路路面不够人性化,大多服务行车,缺少参与性高的慢行廊道;公共停车方面,人均指标低,配套不足。供水通信方面,部分区域末端存在供水水压不足、通讯信号较弱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城融合的进程。

五是公共服务供给短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金融服务、信息咨询、仓储和快递业等发展不充分,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不多,在服务层面上制约了产业发展。如金融方面,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较少;物流方面,物流运输公司、快递公司等规模不大,线上物流公司发展不足,多式联运未形成,物流成本较高。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园区住宅小区、安置小区公共服务缺少规划,整体布局分散,同时,东、西片区各类公共设施较少,居住、医疗、教育、商业等配套资源不足,娱乐活动方式单一,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员工基本需求,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

二、几点建议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产城融合是产业、城市、人力与生态一体化发展的系统工程,区政府要组建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各部门在产城融合发展中的任务和目标,使各部门有章可循,各司其职,形成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合力。

二要强化规划引领。开发区在制定的航空新城产城融合概念性规划基础上,应尽快制定产城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产业集聚区、人口聚居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保护区的功能分区,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预留发展空间,提升园区人口集聚的承载能力和对产业发展的配套服务能力。结合三线三区划定、国空间规划,充分体现并融入高铁湾南站片区、芜宣机场片区,实现产业发展、新城建设和人口集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提高航空新城的聚集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三要统筹产业发展。聚焦“一新一轻一重”的三大主导产业,增加“一智一特”产业,未来构建以航空产业、电子电器、高端制造、智慧物流、低碳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持续做实“短链”延长、“断链”连通、“细链”增粗、“弱链”变强,完善产业链;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促进制造业提质扩能增效,适当提高AB类企业扶持政策享受比例;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招才引智”补全短板和产业业态,满足“产”的要求,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实现以产兴城。

四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芜屯快速通道和轻轨建设,缩短与芜湖主城区时空;尽快实施拓宽鸠兹大道下穿,重建杨黄路大桥、阳光大桥,新增朝阳路下穿等,改善与城区通道,进一步缩短到湾城区时间;强化内联外通能力,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以城促产。

五要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快体育休闲运动中心建设,启动九子湖公园、汪溪公园环境整治,着力推进新芜大道、阳光大道、南湖路及汪溪公园环形健身步道建设,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宜居水平;加大新芜机电学校建设力度,高标准建设托幼机构和幼儿园,着力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组建园区物流统一信息平台,制定支持规上物流企业扶持政策,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合理布局医疗、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商业、商务、娱乐、休闲等设施,充实金融、法律、咨询等服务业态;适度推进“退二进三”,完善功能,补齐短板,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实现以城留人促发展的目标。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发区围绕“产、城、人”有机融合发展目标,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功能布局,更新发展空间,强化资源配置,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开创产城融合发展新局面,一定能建成品质、品位、品牌相得益彰,形态、生态、业态交相辉映,活力、动力、魅力竞相迸发的产城融合新高地,为“两区”建设贡献新力量、新动能、新活力!

 

 

 

关于进一步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的几点建议

民革湾沚支部

 

近年来,湾区一直秉承大教育观,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高位推进全域智慧学校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初显成效,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得到有效落实,部分学校办学特色初步形成,总体教育发展态势向上向好。但随着人民群众对教育由“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追求,特别是高中阶段面临竞争激烈的升学压力。加之近年来湾区高中优质生源流失严重,985高校录取率不高,清北名校更是凤毛麟角。因此,需要树立系统思维,强化初高衔接,守正创新、挖掘潜力,进一步提升高中教育质量。

一、充分认识推进初高衔接的必要性

一是社会有期盼。高中教育承担着为高校输送生源、为本地学子提供出路的重要作用。高中教育质量好不好,直接成为社会衡量区域教育整体水平的“一把尺子”,也直接关系本地学生的切身利益。若高中阶段优质资源不足、教育质量不高,对一个地区的人才招引、营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将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通过有效措施,切实提高高中教育办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二是“双减”有要求。“双减”政策要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彻底改变以单纯延长学习时间、增加练习强度的方式来换取教学质量提高的做法。这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校和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来研究如何提升教学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双减”的实效。

三是升学多渠道。清北等名校每年的招生除普通批、提前批次以外,还有强基计划、专项计划、数学英才班、高水平艺术团(运动队)、空军招飞等特殊类型招生(见图1)。多渠道的录取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对初高学段衔接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从教育体系上全面认识和提升教育质量,否则本地毕业生将会错失更好的升学机会。


12021年清北本科生录取数据

 

四是资源有短缺。内部资源流失严重,自2016年以来,先后有30多名培养成熟的优秀教师离开一中,竞赛教练员等专业性、高层次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有195名尖子生到市区一中、附中就读;外部资源赋能不够,公用经费不足,硬件条件有待改善,教学质量评价缺乏行之有效的力度较大的激励政策。

二、几点建议

高中教育质量是整个基础教育质量的缩影,面对以上挑战,若仅仅依赖于高中阶段自身的单打独斗,很难取得明显实效,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资源赋能,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贯通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进而激活基础教育一盘棋。

一要推深落细质量提升工程。教育部门要深入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围绕小学“强基”、初中“壮腰”、高中“筑梦”目标,既要做减法,更要做加法。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减轻学校和教师负担,努力让学校和教师从繁重的行政任务中解放出来,深入研究教育质量提升措施,系统落实“双减”各项要求。另一方面,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围绕作业管理、课堂教学、学生个性发展、课后服务等方面,全链条推进,进而实现减负基础上的提质增效,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为高中教育质量提升打下扎实基础。

二要守正创新初高融通机制。一方面高位推进初高衔接。学校虽然分段,但学生的发展不能分段,可以通过集团化办学方式开展初、高中学校合作实验,建立初高学段融通机制,从办学特色、课程设计、教育教学、德育体系等各方面,打破学段间各自为战的壁垒,制定学段融通的学生培养方案、教育教学计划,打出初高学段衔接“组合拳”,确保初高学段整体发展、同向而行,从而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另一方面聚力促成改革创新。建议区政府与安徽师范大学、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等周边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助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财政部门要设立高中教育专项资金,用于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人才培养与引进以及教育质量评价等;教育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学习借鉴长三角等教育发达地区以及省内、市内部分名校的办学经验,出台配套政策,凝心聚力促成改革创新。高中学校要深入研究高校招生政策和学生升学通道,提升培养方案的针对性。要发挥自身优势,借助优质资源,会同合作初中常态化开展教师沙龙、教学观摩、课程设计等活动,推动初高教研融通发展。

三要以生为本构建课程体系。一是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进入高中,便开始与时间赛跑,走特殊类型招生渠道的更要提前做好规划,谁起步早、效率高,谁就占有优势。初高衔接,就是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围绕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目标,最大可能合理安排学生有限的可利用时间,在学生升入高中之前,综合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建立衔接课程体系,通过拓展提升,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有序性、递进性培养。既解决学生的实际升学问题,也能站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度,积极回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二是制定衔接课程。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关注学生学业素养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课程的设计应细分到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学科素养、综合素养等具体化指标,确保育人实效。同时,应按照当前的考试、招生、评价等制度要求,结合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发展潜力需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帮助学生在自主、自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选择适合个人成长的课程,更好地激发学生潜能。三是促进多元发展。针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尖子生,可参照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1+3”培育实验,整体规划学生学习进阶路线图,构建初高贯通的优质课程体系,将部分高中知识整合下放到初三,让高中阶段课程的难度能够与高校强基计划等录取渠道顺利接轨。针对部分有体育、艺术或信息学等特长的学生,要结合高校特殊招生政策,量身定制细化至年级的培养方案,有的课程甚至从小学高年级就开设,顺应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助力学生个性成长,为国家输送特殊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