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近忧”、“远虑”与对策建议
编辑日期:2014/3/20  作者:汪晓庆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动态环境下,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域经济正面临全新的挑战。就我县而言,“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不断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而如何厘清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近忧”与“远虑”,从现实资源和外部环境出发,举全县之力,突破制约,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推动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工业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占全县经济比重不断提高。“十二五”以来,我县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1120122013年分别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78.3亿元、361.4亿元和434亿元,分别增长54.5%29.9%19.8%,年均增长24.8%201120122013年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74.46亿元、90.24亿元和116.82亿元,分别增长31.7%24.3%14.1%,年均增长18.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十一五”末的55.7%提高到2013年的71%

(二)规上企业快速增加,规模结构持续优化。规上工业企业从“十一五”末的226家增加到目前的351家,平均每年增加42家。2013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173家,与“十一五”末的30家相比增加143家,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数的49.3%,其中:超2亿元企业39家、超5亿元企业4家。2013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34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超亿元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18.2亿元,同比增长28.1%,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3.3%。涌现出科逸住宅设备、德力西电气、飞科电器、盾安制冷、英派瑞塑料、科达新铭丰、华星集团等一批产值有望超10亿元的大型企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集群初见端倪。20122013年度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分别实现87.2亿元和122.7亿元,增长38.8%%29.6%。仅2013年我县就净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7家,累计达80家。2013年,高端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企业116家,实现产值251.6亿元,同比增长26.3%;电子电器企业46家,实现产值18.6亿元,同比增长115.5%;新能源新材料企业16家,实现产值21.6亿元,同比增长11.5%

(四)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承载能力稳步提升。作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新芜经济开发区,以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不断加快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迅速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目前,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新芜经济开发区扩区成功获批。开发区自2011年以来自建厂房面积累计达到66.4万平方米,累计盘活工业用地4338亩。2013年新增开工企业25家,在建企业89家;新增投产企业34家,累计达419家。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开发区蓝领公寓共6680套、38.54万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的苏皖国际商贸城、22亿元的林安物流等三产配套项目,县科创中心、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县中医院新建、城东中小学校等公共配套项目正加速推进。

二、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近忧”

(一)外部经济环境改变导致我县工业经济增速放缓。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继续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就我县而言,具体表现为部分工业企业订单数量不足,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一些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较弱,不能及时开工建设投产;部分投资者谨慎决策,致使一些大企业项目建设进度不快。因此,近年来“好、大、高、外”项目落地不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县域经济增长速度也明显放缓。

(二)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贷款门槛高、贷款利率高、审批发放时间长、续贷压力大等方面,这都将直接加重企业负担、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用工难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虽然我县逐年加大招工引智力度,但高、中端人才和普通工人仍很缺乏,制约了一些企业的生产发展。我县工业企业用工难主要表现在:一线熟练操作工招聘难、专业技术人才仍很缺乏以及员工流动频繁等,这都直接加大企业生产管理难度。

(四)开发区环境治理工作刻不容缓。随着新芜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的日渐增多,工业废气排放和固体垃圾焚烧污染情况严重,成为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焦点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

(五)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新芜经济开发区内企业家族式管理模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当多的企业存在聘请一些年龄偏大、没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管理者,企业内部的会计、统计、营销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

三、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远虑”

(一)产业集聚水平有限。目前我县仅首位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过百亿,电子电器及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总产值都没有达到百亿,产业集聚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将是我县今后应长期面对的问题。

(二)主导产业产业链仍不够强大。就我县而言,开发区虽以高端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主导,但这个主导产业的产业链目前来看还是不够强大,特别是相关配套服务企业发展明显滞后,如模具、原辅材料供应等。主导产业产业链的不完善、不强大,也将持续影响我县主导产业的做大做强。

(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项目不多。虽然我县工业经济呈现产业特色明显、集群化发展的态势,但是从落户项目来看,多数企业缺少核心技术、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高端产业项目所占比重较低,缺乏像奇瑞汽车那样具有核心作用的龙头企业和大项目带动,从长远来看这将直接影响我县工业经济能否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四)催化转型升级的中高端人才严重缺乏。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必须以人才队伍作为强大支撑,而目前我县高端人才“不愿来、留不住”的现象依然突出,特别是各种研发、管理、技术方面的中高端人才严重匮乏。另外,由于普通工人对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等方面要求日益提高,也使企业不同程度存在招工难和用工荒,这都将直接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五)土地利用效率及整体经济效益低下。随着我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地紧缺与闲置现象并存。开发区内大部分工业项目用地基本上以面积较大的传统独立式院落为主,而标准厂房及多层厂房等所占的比例非常低,土地空间未得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浪费严重。2011-2013年新芜经济开发区年均税收收入为7.97亿元,年均亩均税收仅为2.66元。

四、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突出特色,持续推进精准化招商。现有三大主导产业,要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安徽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围绕主导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招商,深入分析产业形势,实施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努力提高主导产业招商谋划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做到以产业梳理项目,以项目引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企业,加快产业集聚,争取在航空产业、工业机器人、现代物流等特色产业招商取得突破。

(二)超前谋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围绕“十二五”规划落实,启动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引领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在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进展。围绕城镇建设、新兴产业集聚试点、三产配套等谋划论证一批重点项目,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省“861”计划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省政府重点调度范围,力争在中央投资和外贷争取上取得更大成果。

(三)培优扶强,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产业布局工作协调推进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强化“一企一策”服务,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重点企业集中,加大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自主创新投入,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以企业创新平台、重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检验检测服务能力、标准与认证认可体系等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结合我县产业基础等条件,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充分把握芜马合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发展政策,大力开拓机器人产业发展;全力推进芜湖航空产业园建设,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科逸住宅设备为龙头导向,组织编制我县住宅产业化发展规划,超前谋划我县新一轮的产业制高点,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四)因地制宜,努力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率。节约集约土地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我县土地供求矛盾的重要举措。为此建议县委县政府开展一次闲置土地清理攻坚战,对园区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的闲置土地(厂房)进行全面摸底。并对这些闲置土地(厂房)进行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分别不同情况妥善进行处理,有效盘活存量。支持、鼓励企业利用闲置的土地进行资产重组、并购扩产增效,注重构建预防土地闲置的长效机制,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合理确定用地规模,确保新增用地项目质量。

(五)创新服务,大力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全县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帮助企业、支持企业的发展意识,竭力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支持企业搞好生产经营,帮助企业加快发展,共同营造亲商、富商、扶商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百人入百企”之类的活动,充分发挥派出人员和派出单位的作用,做好实地调研、献计献策、解决问题及提供个性服务等各项工作。针对当前部分企业出现的融资难等突出问题,政府应加大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支持担保企业发展,积极搭建平台,引导银政企三方深度对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帮助企业发债融资,切实解决企业资金困难。

(六)强化管理,全面建立开发区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在大力推进县域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深刻汲取一些外地企业污染导致群体性事件的经验教训,充分认识企业防污治污的重要性。切实将污染防治工作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严把项目准入关,坚持挑商选资,从源头控制新增污染项目落地;同时建立长效环保责任制和污染整治目标责任制,坚持开发区发展与污染防治工作同步推进,同步实施。

(七)招才引智,不断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我县要努力创造政策环境吸引人才。依托我县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招才引智的优惠政策,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同时,继续办好一年一度的大型用工招聘会,并办好人才市场,定期面向省内外引进企业管理紧缺的职业经理人和高素质财会、营销人员以及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航空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紧缺的车间主任、工段长、生产线长等生产一线基层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满足我县重点产业实用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