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传遍千万家 共谱鸠兹抗天歌——广播电视人在抗洪救灾的日子里
编辑日期:2010/4/2  作者:杨成文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1991年4月17日这一天,芜湖县境内暴雨如注,平均降雨量高达96.5毫米,大部分乡(镇)都在100毫米以上。一刹那间,全县各大小圩口白浪滔天,为了调查内涝灾情,只有借助挂机船在田间行驶。
    6月13日至16日,7月上旬两个时段先后降下了倾盆大雨,全县各地降雨量都在666毫米至791毫米之间,内涝十分严重。陈村水库和黄村、溪口大坝多次开闸泄洪,全县沿青弋江、水阳江、漳河的圩口全部超过警戒水位,境内的五条公路交通干线全部中断。
    迅速及时,是广播电视宣传的突出特点。抗洪救灾,十万火急,就是要体现一个“快”字。
    就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新丰乡义合圩传来告急:义合圩就要漫破,要立刻转移群众,抢险救灾。
    乡广播站打开了机器,传来了清晰的广播喇叭声,“新丰乡广播站,现在播送汛情紧急警报,义合圩内的群众,请你们听到广播后,立即向高处地带转移,义合圩就要漫破……”
    半夜的广播喇叭声反复回荡着。广播声惊醒了熟睡的人们,圩内的群众一骨碌爬起来,扶老携幼,迅速向高处转移。当群众撤离完时,洪水象猛兽一般,吞噬了义合圩,这时人们才如梦方醒。群众一致称道,这次要不是广播,后果将不堪设想,是广播救了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好,共产党好啊!
    7月5日夜,洪峰即将到达县城湾沚镇。副县长、县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黄夕南来到县广播电视局,审定即将播出的稿件。广播电台例外地延长了播音时间,抢在洪峰到来之前,广播电视滚动播发了洪峰就要到来的消息,并配发了评论。湾沚镇沿河街道2950户9500多居民连夜搬家,县防汛指挥部和湾沚镇党政领导深入商店、企业和居民家中帮助居民安全转移,没有一个伤亡。
    可见,仅就一个“快”字,及时准确地向受众提供信息,告诉人们该怎么去做,反映了广播电视在抗洪救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广播电视鲜明的特点。可以设想,若不是广播电视。义合圩与湾沚镇沿河一带居民的损失会更大。当然,远远不只是这两个地方。
    7月10日下午,省委召开了紧急电话会议。为了认真全面地贯彻电话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安徽灾情时所作的重要指示。县委、县政府利用广播电视作了全面深入地宣传报道,使省委电话会议精神传遍千家万户,全县52万人民人人皆知,“振奋精神,加强领导,团结协作,战胜灾害”成为抗洪救灾的巨大动力。
    7月上、中旬,全县圩堤出现较大险情260处,总长度30287米。哪里一旦出现险情,哪里就临时装上了广播喇叭,直接用广播进行指挥,鼓动民工,排除险情,确保圩堤安全渡汛。芜当联圩是安徽省确定的“保城市、保大圩、保重点、保工业、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五保”大圩之一。7月8日,芜当联圩大闸段出现了第二次大滑坡,情况万分危急。大闸乡广播站打开机器,通知各有关行政村发动民工迅速赶往险埂要段,水手队、打桩队、抢险队、巡逻队、运输队纷纷来到大闸滑坡地段,排除险情。接着在工地上架上了喇叭,播送乡防汛指挥所的命令,鼓舞民工战胜洪水的斗志。此时,民工们士气旺盛,尽管下着瓢泼似的大雨,但是,黑压压的民工冒雨挖土、抡锤,挑的挑,抬的抬,踏着泥泞的土路川流不息。险情排除了,芜当联圩保住了,人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雨,继续在下,而且越来越大。县防汛指挥部里一派繁忙景象,气氛显得越发紧张,似乎人人脸上都带着愁容。
    电话铃声、BP机呼叫声、气象水文专用对讲机声,响作一团。“喂,广播电视局吗?我是防汛指挥部,请你们的记者全面出动,大力报道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干部群众,鼓舞斗志,树立必胜信念,战胜洪峰”。县广播电视局的电话铃声响了,县领导首先想到了广播电视,事实上,我们的记者早已下去了。
    通过广播电视,及时贯彻落实省、市、县领导对防汛工作的指示精神,提醒全县干部群众认清防汛工作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抗多种灾害,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作好充分准备,战胜洪涝灾害。
    广播、电视这个现代化的工具,是其他任何通讯手段或工具替代不了的,具有独特的强大优势。
    7月10日,省、市、县紧急电话会议结束,已是晚上6点多钟,记者、编辑们晚饭都来不及吃,及时编写新闻稿件,写评论,赶在当晚播出,使电话会议精神迅速与受众见面。由于及时地一竿子插到底,反映强烈,效果很好,全县干部群众对抗洪救灾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增强了必胜信心。
    为了保存省紧急电话会议内容,以便及时在全县六个区作进一步贯彻,指挥部又想到了广播电视局,利用广播的先进设备,灌制盒式录音带,分送到各区。县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水利局长王农所,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指挥部宣传组长徐正安于夜里0点来到县广播站看望我们的编辑、记者。复制完录音带,已是凌晨4点多钟,次日又将录音磁带分头送往六个区。
    我们的记者、编辑太辛苦了!当然苦中有乐,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也赢来了各方赞誉,赢得了各级领导对广播电视的高度重视,这就足够了。
    主汛期,广播共播出防汛救灾方面的稿件146篇。其中有13篇是录音报道和现场报道;电视播出63条图像新闻,口播简明新闻29条,制作专题和资料片、电视讲话11篇。整个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丰富,质量较高,现场感强,可听(看)、可信,也难怪群众这么说:“广播、电视里怎么说的,我们就怎么去做,绝对没错”。多么朴实的语言,这说明广播电视在受众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当芜当联圩张镇段刚刚出现险情时,祠山乡防汛指挥所一个电话打到后方的乡政府,叫赶快通知,发动民工,组织抢险。如果乡里再沿用电话通知的方法,由各行政村再挨家挨户地动员,时间肯定来不及。乡政府在接到险情报告后,立即打开广播站的机子,把事前准备上圩的人员名单在广播里播出后,很快这些民工带着自己的工具火速赶往出事地点,奋力抢险。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险情终于排除了,大圩保住了,广播又一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年我县18.6万亩早稻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洪涝灾害,大部分田块的早稻颗粒无收或严重减产,农民翘首以望,不知所措,听众、观众也纷纷给我们来信,反映下一步农业生产将怎么搞,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的广播、电视及时找了农业部门,请高级农艺师谈水灾后农业生产茬口的安排和生产自救的打算,解决了农民心头上的疑虑和困惑,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搞好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民有了指望,有了盼头。
    正是广播电视办得贴近生活、接近实际,与受众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农民特别喜欢它,信任它,因为我县是个农业县。立秋将至,农民力争早、中稻损失双晚补,双晚栽插下去了,但又苦于没有这方面的农业技术。于是,我们请来了农业技术人员,请他们上广播、上电视,直接向广大农民传授农业生产技术,诸如,水灾后的秧苗管理,怎样栽插好双季晚稻,如何加强双晚田间管理,水稻等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等。
    县委书记、县防汛指挥部政委卫广发,县长、县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张思耕在有关会议上指出,广播电视的作用绝不能低估。他们对广播电视部门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多次予以表扬,强调要进一步办好、用活广播电视这个先进工具,当好喉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抗洪救灾表彰会上,县广播电视局作为先进集体,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这是广播电视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且看,县广播电视局的工作安排上,六、七、八三个月的全局工作要点,第一条就是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宣传报道,确保广播电视信号畅通无阻。非常时期,全体工作人员不分份内份外,遇事都抢着去做,也不分白天黑夜,记者、编辑“一身泥水一身汗,下午三点吃午饭”是常有的事,尽管如此,大家毫无怨言,都想为抗洪救灾多做些工作。
 
 
    在这场与洪水进行生与死的搏斗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我们的广播电视都作了充分报道,不折不扣地完成了抗洪救灾的报道任务,这对我们的新闻队伍来说是一次大的检阅,我们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我们的广播电视人在竭力做好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工作的同时,还协助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拍摄、记录灾情,制作资料片。这些可以说不是我们份内的事,但是我们还是认认真真地做了,为的是总结、汲取经验教训,为提高日后的抗洪排涝能力尽力。
    7月6日上午,红星圩告急,县、区、乡正组织民工进行抢险。当时,通往红杨区的公路被水淹没,交通中断;青弋江水流湍息,流量达到每秒4000多立方米,汽艇都开不上去。当我们得知这一情况后,便来到县防汛指挥部,借助对讲机与通讯员取得联系,让通讯员把抢险的稿子写好报给我们,广播电视很快播发了这一消息。
    当年,我县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消息传开后,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省委书记卢荣景曾两次来我县视察灾情,作了重要指示;省防汛指挥部于7月25日来我县调查了解灾情,听取了县委、县政府、县防汛指挥部的灾情汇报;芜湖市党政军领导同志多次来我县指导抗洪救灾工作,这些都给全县广大干群以极大的鼓舞和安慰。
芜湖县的灾情也牵动着台湾同胞的心,他们纷纷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向灾区人民献出一颗爱心,以表达他们对灾区人民的一片深情。台胞张惠芳、郭杨代珍两位老太太在台湾通过电视新闻看到大陆,特别是安徽遭受了严重的水灾,心里十分难过。张老太太说:“我们同是中国人,我们有爱心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受灾的难民,把爱心送到大陆”。79岁的张太太从台湾到香港(郭因身体欠佳,未能来大陆),几经周折,再途经上海,于8月16日上午亲自将价值130万新台币的救灾物资捐赠给芜湖县,赈济灾民。张惠芳老太太临走时说,我回到台湾,还要发动台湾同胞进行募捐,支援大陆受灾地区。
凶猛的洪水已经过去,灾区人民也在相互祝愿,这将永远成为过去,永远成为历史,当然,遭遇洪水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特大洪涝所带来的惨景。他们将励精图治,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当然,人们更不会忘记广播电视的作用。
 
上一篇:没有新闻了 | 下一篇:难忘的日日夜夜——1991年抗洪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