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善农民居住卫生环境——访北京医科大学胡汉昇教授
编辑日期:2007/7/14  作者:尹以琥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听说75岁高龄的胡汉昇教授,正指导着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些师生做一项很有实用意义的研究——《农村住宅室内空气质量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综合评价》,爆的是个“冷门”,我便前去拜访他。
    “是不怎么‘热’,但是国外早就重视了。”进门落座,开门见山,老教授说:“国内研究室内空气质量的也有,只是对农村关心得太少了。”
    我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居住在农村,那里的健康和卫生状况理应受到重视,以此为题的科研项目也该多开一些,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近年来,河北、武汉、重庆、太原等省市开展了对室内空气的监测,但从全国范围看来,仍为数不多,对农村居民健康影响的研究更为少见。
    “农民手里有了钱,最迫切的愿望会是什么?是改善居住条件。这是他们盼了多少年,等了多少辈子的事。”老教授动情地说:“但是,麻烦也跟着来了。做饭、取暖,使用煤气罐、安装土暖气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烧煤炉,一部分人家依然烧柴、烧火炕。空气的污染是避免不了的。”
    是的,人在一生中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尽管农民盖了新住宅,这种污染不消除,还是成问题。
    “其实,还不仅于此。盖了新房了,还要在门前圈出养猪、养鸡、种菜的地方来。粪便、垃圾怎么处理?苍蝇、蚊子怎么消灭?到处有臭味怎么办?有没有上下水道?卫生设施配不配套?”他一下子提出了好几个问题,很急切的样子。
    “那该是农村建筑、设计部门的事”我插言道。
    “不,不是。”他解释说。“在50年代,城市建设都需要卫生部门监督的呢!各个省市都有卫生监督科(室),在设计之前就把关的,看看符不符合卫生要求,才能建设、改建或扩建,可是后来就没有这一套了。现在,又有点来找我们的意思。”
    以前,只听说北京郊区近3年来已建成1900多栋农民住宅楼,却不知还有这么多麻烦。老教授见我愣愣地冥想,有意无意地岔开说:“他们盖的二层小楼象别墅,很考究的,水门汀地面,家具很阔气,冰箱是双开门的,摆设比我这儿还气派。”
    说着,他用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圆圈,好像这间屋里的陈设可以印证他的话似的。
    “我们这个课题要到明年春天才完成。轮到实地监测的时候,欢迎你跟我们一道去看看。”分手时,他这样说。
    事后,在他指导下做这项课题的师生们告诉我,老教授虽不随他们同吃同住,蹲一个点进行实地工作,可和他们一道去选过监测点。还有,他身上戴着一个微型人工起博器哩!
                               (原载《健康报》1986年8月23日1版)
 
上一篇:为培养和扶植我国环境卫生和卫生工程的专业人才而勤劳耕耘——胡汉升教授从教50余年 | 下一篇:胡岳咸先生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