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县的中学教育
编辑日期:2007/6/18  作者:谢祖才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一、中学教育的发端
    芜湖县的近代普通中学教育发端于清末,中等学校始称中学堂。最早的一所中学堂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中华圣公会在洋街(华圣街)创办的广益学堂。该学堂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迁石桥港,更名圣雅阁中学堂(广益中学前身)。翌年(1903),来复会加拿大教士在冰冻街创办育英学堂,并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称萃文书院,后又易名为萃文学堂(萃文中学前身)。三十三年,教会又在城内后家巷创办励志女学,设初中、小学两部。广益、育英、励志,都是教会办的私立中学堂。
    芜湖县的第一所官办中学,是由皖南道员刘树屏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中江书院旧址创办的皖南中学堂。该学堂同年迁址梧桐巷,更名皖江中学堂。后又迁至赭山,故俗名赭山中学。由于该校是太平府官办的唯一中学堂,故又称太平府中学堂。三十年,李光炯(德膏)在设于市区的江苏米捐局创办安徽公学,设中学部。宣统三年(1911)学校迁址于校场街。柏文蔚、江彤候、房秩五、陈独秀、苏曼殊等名流先后执教于该校。光绪三十二年(1906),李光炯、阮仲勉还在芜湖河南大巷口创办一所安徽女子公学(省立三女中前身),并于三十四年迁至铁锁巷。
  二、民国期间的中学校
    辛亥革命爆发后,芜湖县各中学堂一度停办。民国元年(1912)七、九两月,皖江中学堂和安徽公学复校,并分别易名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和甲种实业学校。女子公学复校时改称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后因讨袁战起,三校再次停办。民国二年,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法》,规定改中学堂为中学校。民国三年元月,省立二师复校,改称省立第五中学。同年,私立圣雅阁中学在狮子山建成新校舍,公立芜关中学和私立育才初级中学、萃德中学相继创办。民国十一年(1922)十一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规定初、高中采用“三、三”两段制。翌年,芜湖县各中学皆遵令改制。同年,私立华中中学创办。民国十三年起,圣雅阁中学初、高中部分设于石桥港和狮子山两处,民国十四年(1925),芜湖新办私立新民、民生、“五卅”中学、女子公学初中部和敬业初级中学。至此,芜湖普通中学发展到15所。其中,新民、民生中学系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派员筹建,主要接纳参与反奴化教育斗争而被拒于五所教会中学门外的500余名学生。其时,新民中学建在鲁港俞家大屋,筹建人张秋人,校长余小守,学校不久即被封闭。民生中学建于大官山,校长宫乔岩,学校于民国十七年初被解散。“五卅”中学以“永志五卅奇耻,反抗外国文化侵略”为宗旨。
    民国十六年(1927)起,因经费困难和驻军占据学校,多数中学被迫停办,部分学校先后易名。但民国十七至二十年间,也先后新办过6所中学,只是有的学校为期很短。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全县坚持办学不辍的仅6所中学。而这6所中学,是年起因芜湖屡遭敌机空袭,先后有4所迁往皖南山区,1所(私立萃文中学)西迁巴蜀,留在芜湖的只剩下1所。在此期间,一些知名人士还在四川、广西以芜湖名义创办了几所新学校。汪伪时期,芜湖办有省立芜湖中学、省立芜湖女中和内思、毓秀、励德三所教会中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省立芜湖中学改称安徽省芜湖高级中学。在重庆创办的私立静文中学、在四川铜梁县创办的春霖中学和在广西全州创办的安澜纪念学校,先后迁芜湖复校。至三十六年(1947)九月,在芜复校或建校的中学重新达到15所,计72个班,3129名学生。其中省立中学2所,县立中学1所,私立中学5所,教会中学7所。民国三十七年,省政府命令皖东北部分中学南迁,省教育厅在芜筹办清弋等临时中学,共收容学生2200余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秋,芜湖县第一所农村中学即芜湖县私立白连中学在白沙圩胡家湾成立,校舍除借用胡氏宗祠外,还另建两幢23间(与小学合用),共开三个班,校长胡朝勉(国立中央大学毕业),教导主任胡功深(省立高农毕业),该校于解放后停办。
    三、解放后普通中学的迅猛发展
    五十年代初,市、县分设后的芜湖县,中学教育成为空白,全县的小学毕业生只好全部到芜湖市报考中学。至1954年才开始筹建初级中学,先由宣城县湾沚初中代招一个班。1955年9月20日,在清水镇新建的校舍竣工,安徽省芜湖县初级中学正式宣告成立,当年有初二1个班,学生53名(系湾沚初中1954年代招),初一两个班,学生117名。1958年秋,学校升为完全中学,改名芜湖县中学。次年春,在陶辛原区公所旧址创办方村初级中学。1960年8月4日,易太初级中学成立。1962年11月26日,县初级农校改为火龙岗初级中学。不久,方村初中一度停办。1965年成立六郎桥初中,方村初中恢复招生,隶属火龙岗初中。1969年1月12日,芜湖市第十一中学、芜湖市商职、芜湖商校下迁芜湖县,开办澛港、白马、新义、石硊、咸保、政和、保沙、陶辛、十连等九所初中(后都成为公社中学)。易太初中也有下放教师。1969年1月21日,方村公社中学改为方村镇中学,开始招收高中班,同时下迁部分教师,办起了方村、埭南两所初中。同年9月,围山公社“五七”中学并入火龙岗中学改为围山公社中学。设于清水镇的原县中下迁,分别成立王拐、大闸、祠山、张镇、万春5所公社中学;火龙岗中学下迁,分别成立善瑞、马塘、围山3所公社中学。至此,全县实现了社社有初中。1970年2月,在围山五·七中学原址创办县五·七大学(实际只是中学性质,且以短期专业技术培训为主)。1971年1月3日,接收宣城县划入的湾沚镇中学和初级中学8所(西河、和平、花桥、红杨、赵桥、三元、黄池、新丰)。同年,县城迁往湾沚。10月25日将湾沚镇中学改为芜湖县中学,原县中改为芜湖县万春中学。1973年5月12日,经
县革命委员会批准,芜湖县中学改为芜湖县第一中学,并增设县第二中学。至此,全县计有一中、二中、五七大学和万春、保丰、方村镇、西河、易太、王拐、陶辛、红杨等11所完全中学(省统计年鉴所载1977年完全中学22所,包括11所附设高中班的初中)。同年还决定停办五七大学,其中学部分改为火龙岗中学。1981年4月6日,万春中学改称清水河中学。另成立万春公社中学;保丰中学改称六郎桥中学,另成立保丰公社中学。1980至1983年精简5所完中后,完全中学仅存一中、二中、清水河中学;易太中学及火龙岗高级中学(无初中部)。1984年教育体制改革,易太中学由完中改为易太乡初级中学,各公社中学也一律改称为乡(镇)初级中学。1986年,方村镇初中恢复为完全中学(1993年秋季,因生源不足,又停止招生),当年招收高一两个班,学生100人,另成立方村镇初级中学。1989年,全县计有4所完全中学(一中、二中、清水河中学和方村镇中学)、1所高级中学(火龙岗)和33所乡(镇)初级中学。高中55班,学生3134人;初中381班,学生21638人。这种发展状况,虽与日益发展的形势还很不适应,但与解放初期的一张白纸相比,不能不说是巨大的飞跃。至于清末,芜湖沦陷期间,汪伪时期与民国时期芜湖县中学的发展状况,与解放后的长足发展,也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上一篇:芜湖县第一所小学——务本小学始末 | 下一篇:芜湖县职业教育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