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地理学家杨纫章教授
编辑日期:2007/6/20  作者:文史委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杨纫章教授是我国地理学界优秀的女教授、女科学家。芜湖县保沙乡胡家湾人,1919年8月出生于当涂。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1947年回到南京大学(前中央大学)工作,历任地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兼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并被选为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发表论文、专著六十余篇,一百余万字,堪称我国地理学界之女中一杰。
                          求学不忘救国
    “一二·九”学生运动时,她在南京女了中学读书,受进步学生影响,积极参加集会游行,进行抵制日货等爱国宣传活动。抗日战争开始时,她高中毕业,考入中央大学地理系,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只身赴四川重庆入学。由于她学习成绩优秀,获得了奖学金。她的毕业论文《重庆西郊小区域地理研究》,在1941年《地理学报》上发表。她在求学之余,还参加“中苏问题研究会”、“救亡工作团”、“救亡歌咏队”、“嘉陵合唱团”等学生团体,走上街头宣传抗日。那时,日军飞机经常去重庆狂轰滥炸,她却不顾个人安危,到被炸现场灭火救灾,还义务担任民众夜校教员,热心普及民众文化。1940年,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重庆,不怕反动势力的打击,毅然在学校墙报上发表《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创始人——蔡特金》一文,热情歌颂妇女解放运动。
    1941年,杨纫章大学毕业后,与同班同学胡豁咸结婚,同赴新疆工作,她担任新疆女子学院讲师。不久,新疆军阀盛世才对革命群众进行血腥镇压,胡豁咸被捕入狱。这时,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降生了。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她经受了精神、经济、生活上的折磨,直至1944年冬,经多方营救,胡豁咸才出狱。他们夫妇随即携子离开新疆。抗日胜利,他们回到阔别八年的故乡。1947年她应母校之聘,回到南京中央大学地理系(解放后,中央大学改为南京大学)任教。
                            教学科研的尖兵
    新中国成立后,杨纫章把全部精力贯注于教学和科研事业。她重视野外实际考察,足迹几乎遍及全国。结合实际教学,治学严谨。先后讲授过“气象学”、“气候学”、“中国自然地理”、“水文学”等多门课程,并指导研究生。她还重视教材编写工作,每讲一次总要在讲稿上补充一次,精益求精。在她与任美锷教授等合著的《中国自然地理纲要》(197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书中,对我国西北区的区域界线划分,有独到的见解,为地理学界所重视,已出版的教材还有她主编的《普通水文学》。1958年南京大学地理系创办了水文专业,杨纫章是负责人之一,在培养青年教师工作中,在培养水文专业人才的教学工作中,她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她讲求教学方法,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主张学生要有坚实理论基础,要有较宽阔的知识面,要有独立思考和野外工作能力,要有创新精神。她非常熟悉国内外有关地理科学的文献,掌握科学发展的动态和趋向。编写的讲义,内容丰富,文笔简炼而流畅。在讲课中,对祖国、对教育事业、对青年学生,倾注高度的热情。经常带领学生到野外实习和考察,她常说:“地理科学大厦的建筑材料在大自然,如何取材,选用这些原始建筑材料,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她的野外考察工作,首先注意内容广博,在广博中求精深,从精深中选材取用,在理论上不拘泥于陈说,方法上更力求创新。教授课程不但传授知识与理论,而且濡染学生以无形的神韵,贯注着对伟大祖国山川、人民和地理事业深忱的挚爱,以及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事业心。当前奋斗在各地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毕业生,无不怀念他们所尊敬的师长。每当语及严师风范,竟至垂涕。她对学生的教诲,始终激荡着他们的心。
    在教学工作之外,杨纫章还非常热心科学普及工作。1950年,她与在南京的一些地理工作者发起出版《地理知识》刊物。她担任主编,并先后为这份刊物写过25篇有份量的文章。还编著了五本地理通俗读物:《气候漫谈》、《从寒极到南国——中国的气候》(1954年均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怎样观察天气和认识气候》(195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长江》、《柴达木盆地》(1964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此外,她还与同行合作,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小学地理教科书。参加过《辞海》的编写工作,负责一部分词目的修改和定稿。她多次为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撰写地理科学知识讲稿,并为《十万个为什么》丛书编写过条目。还为《新华日报》、香港《大公报》撰写过十多篇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科普文章。由于她热心科普事来业,被选为江苏省科学普及积极分子,出席1956年全国第一次科学普及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并被选入大会主席团。在大会上,她作了《我是怎样写作科普读物的》的发言,受到热烈欢迎。大会闭幕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杨纫章在从事教学和科普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地理科学研究工作,成果是丰硕的。1950年,她写有《东北之气候》(载《地理学报》第16卷),受到苏联科学院院士柯夫达的称赞,并引用在他的著作之中。
                        地理学界的“穆桂英”
    1956年,杨纫章参加湘江流域调查,发表了《湘江流域水文地理》(《地理学报》1957年第23卷第2期),成为较有影响的水文地理论文。在这次调查中,她对过去号称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的洞庭湖进行了研究,把它与其他大湖作了科学对比,论证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已不是洞庭湖,而应是鄱阳湖。她的论文《我国最大的湖泊》(载《地理知识》1958年第4期)。同年,杨纫章参加了中苏合作组织的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她分工调查研究水文与气候工作,或穿行于大、小兴安岭莽莽林海,或奔驰在呼伦贝尔的浩瀚草原上,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除撰写调查报告外,还写了《黑龙江上游及呼伦贝尔地区的气候》一文(《地理学资料》1957年第一期),这篇论文是她《东北之气候》一文的深化。
    1957年,她参加了浙江瓯江流域自然地理调查,还同胡豁咸一道,受华东电业局的委托,赴新安江、遂安江流域,进行自然地理调查。当时新安江水电站大坝工程已经开始施工,这一调查,为该流域洪水的形成提供依据,直接为施工期间洪水预报服务,他们夫妇合写的调查报告,受到华东电业局的很高评价。
    在中国科学院林业科学研究所主持下,杨纫章参加了我国西南高山林区森林的综合考查队,1958年,她担任该队自然地理组织长,赴马尔康及米亚林区考察,这两个林区位于四川西部松潘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险峻,白雪皑皑。她以惊人的毅力,跨越深谷,穿行密林,攀登巍峨险峻高峰。那时,这一地区尚无较精确的地形图,她率领考察队队员,手持地质罗盘,一路考察,一路绘制路线图,工作极其艰苦,在近两个月的考察中,取得丰富的资料。她所写的调查报告《川西高山林区的自然地理》登载在《川南高山林区森林综合考察报告》一书中。她写的学术论文《川西马尔康与米亚罗林区自然景观》(载《地理学报》1959年第25卷第1期),受到地理学界的重视。1979年中国地理学会为纪念建国三十周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赵松乔教授写了《近三十年来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进展》一文(载《地理学报》1979年第31期卷第3期),多次提到杨纫章在我国自然地理区划,马尔康与米亚罗林区调查,以及随后在青海柴达木盆地沙漠、戈壁调查中在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建树。
    1958年,敬爱的周总理向我国科学工作者提出调查研究的十大问题,其中有改造沙漠和开发草原问题。遵照周总理的指示,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现为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模研究所)与南京大学地理系合作,组织青海柴达木盆地沙漠调查,杨纫章任队长。自1959年至1961年三年中,她三次进入柴达木盆地,不畏艰险,攀登巍峨的昆仑山,骑着骆驼深入沙漠腹地,西至气候极其干旱的阿尔金山和茫崖地区。那时正是国民经济遭受困难,物资供应匮乏时期,野外生活体力消耗很大,加上工作的劳累,使她的腰椎受了伤,没有及时治疗。长期带病坚持野外工作,更加重了她的病情,然而她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考察任务。在向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汇报时,竺可桢称赞杨纫章是“地理学界的穆桂英”。与此同时,南京大学授予她“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她先后写了八篇关于柴达木盆地的学术论文,其中六篇分别登载在《地理学报》、《南京大学学报》、《中国地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治沙研究》等刊物上。此外,科学出版社曾约请她主编《青海柴达木盆地综合考察》专著,原稿已接近完成,由于“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停止,未能出版。
    在完成柴达木调查工作之后,杨纫章立即响应组织的号召,担任南京大学草原调查队副队长,投入内蒙草原的调查工作。1964年她去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进行草原的调查,白天骑马,夜宿毡包。由于她工作成绩卓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特邀她去呼和浩特参加建国十五周年国庆节典礼,请她登上了观礼台。
                       事业未竟  含冤逝世
    正当她以旺盛的斗志,艰苦努力,战斗在莽莽草原的科研第三线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她被迫中止草原考察工作,返回学校。在极左路线残酷迫害下,她经历种种折磨,不幸于1971年1月5日含冤而逝,终年五十二岁。
    1978年7月,为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南京大学为杨纫章教授平反昭雪。南京大学党委负责同志主持了杨纫章同志的追悼会,校长匡亚明同志自始至终参加了追悼会,任美锷教授致了悼词,到会亲友近四百人,收到外地唁电唁函近百件,都为痛失地理学界杰出的女教授、女科学家而悲恸万分。其胞弟杨军有挽词《忆秦娥·悼大姐》:“江天噎,长夜梦断伤离别。伤离别,浩瀚广宇,何处寻觅?横扫四害风雷疾,沉冤八载今昭雪,大地春回,云开日月。”
                          贤妻良母  典范长存
    杨纫章不仅在学术上,事业上有杰出的成就,而且还具有中国妇女传统的优良品质,堪称贤妻良母。她的爱人胡豁咸,昆仲六人,他排行老六。除大哥外,其余四位哥哥都在外地工作(都是教授)。抗日战争胜利以后,1945年冬,他们约定一起回胡家湾过一个合家团聚的春节。她对兄嫂都很尊敬。脱下旗袍,挽起袖子,帮助大嫂系草把,下厨房烧菜饭,没有一点知识分子的架子,深得乡邻赞许。她在娘家,孝顺父母,关怀弟妹;在婆家,体贴丈夫,教子有方。遗子有三,长子胡功笳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次子胡功竺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数学系,1979年他俩均由国家选送赴美国深造,均已获得博士学位;幼子胡功第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在江苏省水利厅工作。有孙子二、孙女三,均未及见面,诚为一憾事,然而,后继有人,亦当含笑九泉。
    (原文作者为河海大学教授胡豁咸、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军。本刊略有改动,并加了小标题。)

 
上一篇:同盟会员陈来昌 | 下一篇:水阳江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