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连圩连圩始末
编辑日期:2007/6/20  作者:侯克安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芜湖县十三连圩现有耕地九万九千多亩,人口八万多。连圩前,十三个圩口因地处青弋江下游,上游山洪倾泄和长江高水位顶托,汛期常受威胁,加之堤身单薄,堤线长,劳力少,洪灾频繁。普遍流传的谚语为“圩田好做,五月难过”(指农历)。自连圩后,除1954年大水因防汛工作失误,十三个圩口破了十二个外,至今安然无恙,充分显示连圩的优越性。但是,在旧社会由于受地方封建势力和科学落后的影响,实行联圩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或借助于某种特殊力量,才能排众议,顶阻挠,经过反复斗争始能实现,十三连圩的形成就是经过漫长的曲折过程。为了使后人得知连圩前后的梗概,根据搜集的资料简述于下:
                         一、各圩史略
    十三连圩由易太、咸保、保丰、政和、周皋、保德、南湖滩、五丈湖、朱公湖、永安、永城(合圩)、永定、杨德十三个圩口组成。未成之前,十三个圩口防洪堤共长一百四十六公里。各支叉河道共长四十五公里。十三个圩口中,万亩以上的有易太、咸保、保丰、政和四圩,余为万亩以下。据建国初统计,各内圩耕地,易太二万九千零六十一亩(含旱地三千二百五十亩)、咸保一万八千六百七十五亩(含旱地三百十四亩)、保丰一万四千一百六十九亩(含旱地一百一十七亩)、政和一万一千九百二十三亩(含旱地九十亩)、周皋九千七百九十二亩(含旱地一百二十三亩)、保德二千五百一十七亩(含旱地十七亩)、南湖滩一千一百九十六亩(含旱地五十八亩)、永安一千二百四十六亩(含旱地八亩)、永城三千八百四十八亩(含旱地三十八亩)、永定三千零四十亩(含旱地四十亩)、朱公湖八百五十六亩(含旱地二百三十一亩)、五丈湖一千四百七十五亩(含旱地五十二亩)、杨德一千七百五十三亩(含旱地二十一亩),合计耕地九万九千五百四十一亩。这些圩的形成,先后绵跨一千七百四十八年之久。最古老的圩口,首推咸保。据《县志》记载,它围垦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又说古丹阳于湖县址可能就在咸保。政和、保丰建于北宋年代。保德、杨德、周皋、永定、永安、永城也都是老圩,但围垦的确切年代无从查考。其中永安、永定两圩原属宣城县,建国后始划归芜湖县。易太圩原名南湖,垦于北宋崇宁年间,后废为草场,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以成氏兄弟为主申报省府招垦,并借助省府官员倪道吾的力量得到批准,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始围成熟。南湖滩围垦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保德圩豪绅许光清领首招垦。其余如五丈湖、朱公湖均于本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围垦而成。多先由地方豪绅为首设立开垦机构,制定工程计划,报请省政府招垦。领垦的大多是来自外地的农民,以无为、庐江、含山、巢县为最多。
                        二、连圩始末
    实行连圩并圩,早为各圩人民所向往,但苦于上游圩口和邻圩的阻力大,无人敢冒连圩的风险,只能是年复一年的空发议论。据说,当时反对最强烈的,有白沙圩胡姓一门士绅,十连圩陶姓一门士绅、陶辛圩有奚、承等姓士绅,行春圩有张、朱等姓士绅。他们组成一股强大的反对势力。代表连圩一方的乡绅则有永定圩的洪慕飞,周皋圩的范坦先,政和圩的汤永年,保丰圩的陶宏锦,保德圩的许韵时等等,也都有相当的势力。其中洪慕飞为旧军界前辈,毕业于保定军校三期,与十九路军和国民党一些高级将领有“金兰”之交。他自参加十九路军倒蒋失败归来,既有意致力于地方公益事业,而地方乡绅也想借助于他的声望,把倡议联圩事付之实施。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他们统一了联圩主张,并取得当时第四区区长徐子端的竭力赞成和支持。经过察看各圩水利情况,制定初步规划,于1935年经专、县两级同意,由洪慕飞专程去省会安庆申报备案。为了不发生冲突,不挑起讼端,除对上游圩口士绅疏导说服外,还决定把连圩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采取堵而不连,分期施工,逐步完成的办法,以求缓和矛盾。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冬季,在区水利委员会领导下(徐子端兼主任),开始先堵筑五道上口:一是大王庙,二是鹭鸶墩,三是永定浮桥,四是居家角,五是朱公湖(当时还不是正式圩口)。朱公湖连埂是1937年结合建芜方公路完成的(方村河东建有国家“积谷仓”)。这五道河口边埂完成后,只是初步将周皋、政和、永城、杨德、五丈湖、永安、永定、保丰八圩连成,算是完成第一期工程。
连圩的第二期工程,就是要堵筑下口四道,即小河口、三元、沙河口,落帆湾四道河口连圩,再把易太、咸保、保德、南湖滩四圩连在一起,才算是完成了十三连圩全部工程。对堵四道下口持非常慎重态度,经过县、区周密调查,拟于1937年动员,不料抗日战争爆发,沧陷的芜湖县人民正遭受日军烧、杀、淫、掳的空前浩劫,哪里还谈得上兴修水利和连圩并圩。直至1943年,十三连圩是日伪芜湖县保安大队长陶干东(解放后被镇压)盘踞的势力范围,因陶是保丰圩人,可能是他接受地方绅民的要求;也可能是他察觉到日伪日暮途穷,意想“立地成佛”,留条后路。当年春,他手令易太、咸保、保丰、保德、南湖滩等圩口,发动大批民工分途突击堵塞落帆湾、小河口、沙河口、三元庵四条河口,并派枪兵监督施工,不到十天就筑成了四道连埂。至此,十三个圩口正式连成。
    十三个圩口连成后,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管理机构,内部问题未能及时解决,有七年多时间貌合神离,尤其是一些大圩顾虑较多,怕连圩有反复,怕小圩溃破大圩遭殃,以致对圩费、冬修和防洪抢险等都未能统一负担,统一行动,仍然是各修各圩,连圩的效益未能发挥。1949年汛期仍有永定、永城等小圩溃决,说明了连圩后有一些具体问题在土地私有制的旧社会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直到1949年4月芜湖解放,经过土地改革,在人民政府领导下,才能发挥连圩的优越性。1949年9、10月间,以行政乡为单位将原十三个圩堤工会改为政和、周皋、保丰、咸保、易太五个堤工委员会,同年十二月份,第五(政和区)、第六(中窑区)两行政区召开联席会议,议决成立十三连圩堤工委员会,五区推选王赐祚为主任,六区推选郑成藩为副主任(郑未到职,后改由黄绍普担任)。以后人事迭经更换,担任正副主任职务的,先后有沈培农、陈昌涛、郑德才、王竞成、汪宗明、王昌锦、王再银、沈世宏等同志,其中以陈昌涛任期为最长,先后三次任职共二十一年。随着他治圩时间较长,积累了很多防汛抗洪的经验。1950年春,十三连圩正式统一了圩堤兴修负担,各圩均废修内埂,按田亩划分责任段,实行同修、同防、同管外河大堤,圩堤管理费用均按田亩统筹统支。从此,十三连圩真正达到统一,凝聚成一个整体,从多方面显示出连圩的好处。
                          三、连圩新貌
    第一、缩短防洪堤线,扩大土地使用面积。未连之前,防洪堤线共长一百四十六公里,连成之后缩短为五十六公里,为居民提供宅基地约十八万平方米,减少了占用农田面积。扩大河滩耕地约七百余亩,提供养殖水面约六百多亩,极有利于发展农副业生产。第二、调整水利设施,有利于灌溉除涝。实行统一管理,对已失去作用的内外埂斗门,进行挖除或封死的共有二十二处,给全圩减轻了防汛负担。同时,相继兴建几座大闸,如1953年建居家角大闸,1960年建成垛大闸,1964年建小河口大闸,1969年建沙河口大闸,在水利设施上作了系列兴革,更有效地巩固堤防和发挥内河余缺水的调节作用。第三、整修加固外河大堤,提高了防洪抗灾能力。全面统一,全圩劳力都集中同修外河防洪大堤,平均每年用于加高培厚的土方量约三十五万余立方米,现在堤顶高程已全面达到14.3—15.5米,顶宽已达到7—10米,迎水坡为1:2—1:2.5,背水坡1:3—1:4,与连圩前相比,确有霄壤之别。堤高普遍增加了2.5—3.00米,顶宽增加4—5米。在加固圩堤的同时,还利用国家每年下拨的岁修经费,对切埂、汪泥潭、罐子港、李家渡、杨子江、王坝塘、居祠堂、小河口、王凸、畚箕套、长塘埂、洪垛等迎流顶冲埂段乾砌块石护坡和抛石固脚四千一百多公尺。此外,还对部分险埂采取裁弯取直、进建的办法予以消除,如1957年进建大王庙至下斗门新埂七百多公尺,废老埂一千五百多公尺,1974年进建三弯宣界滩一千九百多公尺。这样既巩固了堤防,又整治了堤形。

 
上一篇:万春圩史料备考 | 下一篇:麻凤圩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