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凤圩的历史与现状
编辑日期:2007/6/19  作者:侯克安 黄夕南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芜湖县麻凤圩面积一百五十一平方公里,是本县最大的圩口,也是省内长江南岸闻名的大圩之一。它东临荆山河,南、西两面临漳河、长江,北临青弋江与芜湖市连境。成圈防洪堤长五十九点三七一公里,共中长江堤防七点三六公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建国初有耕地十二万余亩。由于国家建设征用和各方面占用,已减少到八万余亩。现对它的历史与联并经过作如下简述。
                                 一
    据民国《芜湖县志》记载:麻凤圩原先有五十三个小圩、垾。它经过几百年逐步联并,到1954年大水灾以后才正式形成。这一带原是青弋江、漳河下游的一片湖泊群。根据历史资料考查,这块湖泊地的开发,明初始有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人口稀少(全县33318人),人们先沿着丘陵和县城附近高滩一小块一小块围湖造田,按照千亩为垾、百亩为坝、十亩为冲的标准,逐步形成既连接又各自分隔的自治垾坝。以后随着人口逐渐增加,围垦范围亦随之渐渐扩大并开始联并活动,以求增强防洪抗灾能力。据乾隆十九年、嘉庆十二年和民国八年修《芜湖县志》记载: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就有邑人胡贡重修麻浦桥。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又有陶大义再建麻浦桥。这些记载足以证明至少四百多年前就有西麻浦东麻浦等圩垾。至于建圩始于何年,尚无确切资料。据传说:麻浦圩是因麻浦桥而得名。在建麻浦桥时,并未先定桥名,架梁那天,工匠按照迷信俗习,必须借生物之灵祭梁,桥梁方可架成。是日,当地民众恐遭祭梁之祸,无人敢近建桥工地,独有一推独轮车的麻布小贩路过叫卖,匠人闻声落梁,小贩立时七孔冒血而死。故将此桥定名为“麻浦桥”,圩亦随之命为“麻浦圩”,以示纪念。(“浦”涵义为水的出入口,又与“布”谐音)凤林圩亦有类似传说:在建圩之初,发现有凤凰栖息于“元木山”林中(今马塘乡港西境内),故按“凤凰不歇无宝之地”的吉祥谚语,随将该圩命名为“凤林圩”。这些神奇迷信传说,在神道观的封建社会是常有的,即使传之有据,也无非是工匠玩弄玄虚或者是事有巧合而已。
    五十多个圩、垾、坝,除临江河一面有简陋的防洪圩外(当时因蓄洪湖滩多,河床和洪水位都较低),余均以内隔埂分界。这些圩垾在水利上一般都自立门户,自修自防,防洪抗灾能力很低,农业生产只能是三分靠人七分靠天。清末民初,人口繁衍,农民迫切要求改善防洪抗灾条件,一些地主官绅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开始制订圩坝的共同防修协议和倡议联圩。民国二十年大洪灾加快了联并的进程。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已联成较大的圩口六个。它们是麻浦沿江圩、麻浦沿河圩、凤林圩(原分上凤林下凤林)、善瑞上圩、善瑞下圩、三小垾(又名三星圩,在未筑永益埂之前,连同大垾、新垾在内称“五小垾”)。六个圩口的划分界限大致是:①麻浦沿江圩:东与凤林圩以铁路为界,西北临长江、青弋江,西南临漳河与麻浦沿河圩以天津港为界,由原来的尚塘、郑盛、边江等十个垾坝于1937年合并而成。约计农田二万余亩。②麻浦沿河圩:东与三小垾以原分水埂为界,西临漳河,由原来的西麻浦、鹅儿垾、港南垾等十五个垾于1931年合并而成,约计农田一万七千余亩。③凤林圩:东临荆山河,南以梅村庙隔埂与善瑞下圩分界,西以铁路为界与麻浦沿河圩连境,北临青弋江,由原来的凤林圩、高村坝、马塘瑞凤坝等五个坝于1949—1953年合并而成,约计农田二万五千亩。④善瑞上圩:与善瑞下圩以兴隆埂为界,南至竹丝港,北至八里湾(大致如今皖赣铁路线),南临青弋江支流,西以原芜石公路为界与“三小垾”相毗连,由原来的杨林垾、汤家坝、马家滩等五个垾坝于1931年合并而成,约计农田二万三千亩。⑤善瑞下圩:东临荆山河,西南与善瑞上圩相连,北连凤林圩,由原来的善瑞圩、沙坝、刘公坝等十二个圩垾于1931年合并而成,约计农田二万余亩。⑥三小垾:东连善瑞上圩,西、南二面临漳河,一段隔“永益埂”与石硊圩(新、大垾)连境,北以“太平埂”分界与麻浦沿河圩相连,由原来的四坝、高寺垾、灰山垾三个垾坝于1937年合并而成,约计农田四千余亩。以上列举各圩分界,仅仅勾勒一个轮廓,往昔分界的古埂(今白马、新义境内)、莲塘埂(今白马、新义境内)、分水埂(今石硊、新义境内)、狗屎埂(今白马、新义境内)、铁链埂(原为上、下马塘分水埂)、老埂(原为殷村湖与元亩塘分界埂)等等分界和控制水位的隔埂,几经变迁,有的仅留依稀可辨的残迹;有的已全消失,或废埂还田,或改成村庄。或成为筑路取土的土方塘。
                                 二
    六个较大圩口并成,经历三四十个春秋。1956年始联并为一个大圩。1970年又有李阜圩并入,成为如今规模的麻凤圩。这个大圩的形成,没有堵塞支汊河流,缩小行洪断面,威胁邻圩的安全,却改善了防汛条件,减轻了洪涝灾害。从明代起,历经五百多年的演变过程,经历了联合与反联合的激烈抗争。滨临江河的圩垾,必须承担沉重的修防任务,而内地圩垾只凭恃内隔埂作屏障,对外圩防洪堤拒不负担修防任务。故历史上向有“三湾”(善瑞陈湾、唐湾、石硊潮头湾),低洼田“三冲”(滕冲、黄泥冲、赵冲)和高田“三坳”(王坳、李坳、郭坳)不负担修防任务的不成文规定。每遇洪涝灾害,互相倾轧,导致水利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三十年代初曾多次发生上凤林高田向下凤林低田放水,下凤林大片农田遭淹,农民不堪受其苦,常聚集千百农民相互斗殴或到县衙喊冤告状。那时诉讼的胜负,多取决于地方宗族士绅势力的强弱。历史上曾长期存在“山(白马山)东俞、杨、曹,山西胡、黄、陶”诸大姓势力的对峙,真正能为民众办点实事的官绅屈指可数。据说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有一位胡梦鼎其人,他对麻浦、凤林等六圩水利作过调查研究,采取过一些积极措施。他对江河堤防,力主裁弯取直,避险就夷,舍小就大,发动有关圩垾民工,先后筑成永益埂、欢乐埂、衙门埂(因芜湖市河南曾设有清朝道台官衙而得名,今称“羊毛埂”),这三条新埂不仅在当时对改善麻浦沿江、麻浦沿河和三小垾的水利条件有重要作用,就对当前整个大圩的安全也仍然发挥作用。永益埂从魏家山到西大埂黎前村长二千公尺,撇开十三点四九五公尺的新垾、大垾三面临漳河的险埂。他为征用永益埂应挖压的土地,先用私人资金购买地主朝韩国光的出租田来保证及时施工。欢乐埂从坝上到查湾长一千二百公尺,撇开了葛垾一千六百公尺的河湾险埂。衙门埂从芜湖铁桥西至长江二千五百公尺,他主筑此埂是因河南街后老埂房屋建筑和地下隐患太多,严重威胁麻浦、凤林等圩安全,故筑此埂作为第二道防洪堤。在水利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能完成这三项震动很大的工程,实属难能可贵。虽然有伤新垾、大垾局部农民的感情,但大圩也采取了补救措施,每逢兴修和防汛紧张时期,都尽力给新垾、大垾以无偿支援,使大小圩关系有所改善。据说民国十年前后(1921年),芜湖县县长余谊密曾多次视察屡遭洪灾的潵水圩,因该圩处于天成湖之西,汛期水面辽阔,风大浪高,加上堤身单薄,常遭溃决,故有“三年破两头的潵水圩”之称。余县长在视察时,对修堤质量要求甚严,并用谐音字改“潵水”为“善瑞”,既示吉祥更表明改变该圩水利面貌的决心。
    瑞凤坝,又名孤山套,与李阜圩先后并入麻浦圩,这是建国后的事。瑞凤坝夹于善瑞下圩与凤林圩之间,形成一个六百余亩的小河套圩。1947年由孤山套垦民陶光高、王义成等七人发起圈垦,1949年堤成。当年汛期发大水溃决,不久又堵复。1951年划属县光荣农场,当年即并入凤林圩。1953年春又随凤林圩并入麻凤圩。
    李阜圩原由李囗垾、阜丰两圩并成,有耕地一千七百一十亩。清嘉庆十二年《芜湖县志》就记载有李招垾。该圩于民国三年(1914年)经由胡梦鼎和李阜圩绅士翟严余、善瑞下圩曹圣章协商联圩,因埭南圩武秀才王宏义和善瑞下圩绅士曹学祥以抬高埭南河道水位和破环曹祠风水为理由上告到省,致联圩未能成功。建国后,李阜圩群众于1950年、1957年、1963年三次要求并入麻凤圩,都因堵河工程较大和一些具体问题没有解决而拖延下来。1970年11月,县委书记陶大本对这项拖延已久的工程急欲办成。他和水电局局长方维隆召集方村、澛港两区以及麻凤、埭南、李阜三圩负责人会议,统一了联圩主张,签订联圩协议,决定联圩工程由麻凤圩七个公社负担,发动一万二千多民工,经过四个多月集中会战,全面完成堵筑上下两道河口和疏浚一段河流以及培厚李阜圩东埂等工程。理顺了行洪河道,缩短防洪堤线五点五公里。至此,结束了联圩的最后一个项目。

                                 三
    五十三个小圩在频繁交替的洪涝灾害中度过了数百年,到本世纪中期才联并成六个较大的圩口。经过1949年和1954年两次大洪灾的现实教育,使联圩不久六圩人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走联合统一的道路,才能更有力量做好圩堤的修防工作。1949年6月以澛港、石硊两行政区为单位成立区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水利会),澛港区水利会统管麻浦沿江、麻浦沿河、连河、凤林等圩。石硊区水利会分管善瑞上圩、善瑞下圩、三小垾及新、大垾等圩。对长期存在的江河堤防修、防、管负担不统一不合理的现象逐步进行改革。原来一些内圩、垾由不负担到实行分等负担(即按田分高、中、低三等),如规定兴修时,高田每亩挑土一立方米,中等田每亩挑土二立主米,低田挑土三立方米,一次规定,试挑三年。圩堤面貌,显著改观。1952年冬即有麻浦沿江圩和凤林圩正式合并,善瑞上圩和善瑞下圩正式合并。1955年正是1954年大洪灾之后,经过堵口复堤,重建家园,县区领导顺应人民的迫切要求,决定将麻浦、凤林等六圩实行全面合并,废修各圩内隔埂,彻底改变分割状况,一心一意同修江河防洪大堤。
    联圩共扩大耕地面积一千多亩,养殖水面二千多亩,缩短防洪堤线一万四千多公尺。在圩堤管理上彻底实行同修同防同管,统一经济、劳力负担,历史上屡起不休的水利纠纷得到消除。为确保长江干堤安全,五十年代起就连年集中劳力,大搞加高培厚和退建除险工程。1951年冬至1952年春,在大王庙退建七百多公尺,挑土方九万多立方米。1956年春又在回龙庵退建一千多公尺,挑土方十万多立方米。工程质量真正做到清淤清杂,碎土平铺,尺土层 囗, 囗举头顶,一眼三囗,压花套打,扦灌不渗等一系列工序后,方可验收。1967年冬至1970年春,又在江堤砌石护坡,并建筑防洪墙三千五百九十二米。江河堤防标准经过三十多年连续培修已明显提高。长江大堤顶高达145米,顶宽达9—12米,比建国初普通加高2—3米。内河堤顶高程一般都增高二米以上。全圩原有一万九千多公尺险堤,已有六千余公尺作了抛石护岸的加固处理。为消除隐患减轻防洪负担,对失去作用的十八座涵闸斗门全部挖除堵塞。对保留下来的二十一座涵斗,分别进行维修接长加固或改建,安装了启闭设备。由于在水利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故自1954年洪灾以后,年年均得以安全渡汛。
    在旱涝治理方面,原是麻凤圩的一大难题。因圩的中部有起伏的丘陵,东部又多为低洼的湖沼,低田常被淹,部分高田又易旱。针对这复杂的易涝易旱情况,采取分片排水分级控制的办法,先后建起了澛港、桂花桥、白马、高埠、孙埠等十五座电力排灌站,装机56台4376千瓦(市郊马塘、湖西站8台820千瓦)。其中澛港站于1958年兴建,是全县第一座电力排灌站,现在又率先使用微机管理。此外,圩内还有群众集资兴建的一批小型排灌站。这些水利工程,遇涝可排,遇旱能灌,使历史上无法解决的旱涝灾害得到治理。这些都充分证明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才有麻凤圩的今天,才能显示大圩具有强大的抗灾能力。

 
上一篇:十三连圩连圩始末 | 下一篇:六郎桥高级职业中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