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澛港镇
编辑日期:2007/6/6  作者:胡绍儒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瀂港镇在市南十五华里,是芜湖的南大门。它既是芜湖的屏障,又是通往繁昌、南陵的关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留下许多战争遗迹,供后人凭吊。
    唐末天下纷争,军阀混战。杨行密派大将孙端、台蒙先后在瀂港河建筑五道堰,节节拦蓄江水、提高水位,保证了军粮运输,终于战败赵煌和孙儒。因为台蒙使用时间长,所以后世称“台蒙五堰”。
    南宋德祐(公元一二七五年)正月,为了抗击元兵南侵,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来瀂港督师。这时正是冬季,青弋江水浅不能通航,皖南大后方军粮不能运来。为了保证粮道畅通,坚持长期斗争,文天祥即布置修复五堰,引江水倒灌以提高水位。将士们在冰冻三尺的严寒中,把五道堰筑成,在抗元斗争中发挥了作用,因而被文天祥称为“金坞”。
    元末,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渡过长江,在瀂港、芜湖展开战斗,由此直下采石。经过一场战乱,瀂港变成一片芦渚,台蒙五堰也渐颓圮。
    明朝建立以后,瀂港发展成为芜湖县的首镇,商业很发达,有很多砻坊,粮米商贩云集成为后来芜湖米市的一大支撑点。解放前,笔者曾听当地一位老人说,当年瀂港港深水阔,江西、湖南下来的木排,苏北仪征等地上来的盐船都在这里停泊。盐商木客,均极富有。他们在船排上演戏宴游,一闹就是几个月,瀂港藉此而繁荣。后来由于江流直冲对江的无为大堤,瀂港这边洄水很大,泥沙逐渐淤积,船只不能靠岸,才逐渐衰落下来。
    清代,这里设有游击营公署、兵房、三官殿炮台、河口镇炮台以及对江的上墩、下墩,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江防体系。渡口关津有挺矛持盾的兵勇日夜把守巡逻。但是这些防范设施在太平军的打击下迅速土崩瓦解。同治元年(公元一八六二年)春天,一场鏖战,曾国藩的湘军伤亡数千,遗尸累累。太平军将士也在这里洒下了碧血。这次瀂港战役是太平天国末期在安徽进行的著名战役之一。
    解放后,瀂港的面貌焕然一新。那青石板和鹅卵石铺地的古老街巷,逼外河埂两边的竹篱茅舍,已经为红瓦粉墙的建筑物所代替。台蒙五堰遗址上现已建起具有十三台机泵的电力排灌站,担负着二万多亩良田的排灌任务。附近的工厂、街道和乡村用电也由这里供应。近年来,瀂港的集市贸易十分繁荣,粮食、油料、禽蛋、鱼虾、竹木、铁器、布匹等等,堆满新开设的店铺、贷栈、门市部。尤其是恢复并扩大了剪刀、菜刀以及鱼钩的生产,鲥鱼、刀鱼、河豚鱼以及金盾大毛蟹又大量供应市场。澛港的“三刀”、“三鲜”在国内外市场又为江城芜湖赢得较高的声誉。

 
上一篇:芜湖早期人和三次移民 | 下一篇:“荆山寒壁”话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