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保安大队哗变记
编辑日期:2007/6/3  作者:于人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日伪时期,芜湖县保安大队原有三个中队,即一中队黄宗南,二中队王春山,三中队乐秀华。黄部驻城内,王部驻南乡,乐部驻北乡。四一年以后,国民党芜湖县常备队凌顺棋、陶干东、水从伟等部投降日伪,陆续扩大到十个中队,相当一个团的兵力。一中队驻伪县政府鼓楼,其余几个中队分驻四乡各镇及交通要冲。
    大队长刘子敬,东北人,会说流利的日语,原任翻译,深得日军特务班(伪县政府太上皇)的宠信。在收编凌顺棋等部以后,势力扩大,参加“安清同盟会”,开坛收徒,作威作福。保安大队下属的中队长、分队长都是他的“学生”。这些“学生”,大都是流氓、土匪出身,他们横行乡里,设赌抽头,敲榨勒索,无恶不作。所有不法行为都得到刘的纵容和包庇。因而他们之间结成了“生死与共”的关系。由于刘权势逼人,声名又很坏,日军特务机关和伪县政府逐渐讨厌他,终于将他免职,演了一出“换马”的丑剧。
    新任大队长高云阶,也是一个日本通,同日本人的关系很好,又娶了芜湖大士绅崔某某的女儿,权势更重。可是,保安大队下属的中队长、分队长都反对“换马”,非要求伪县政府收回成命不成,一场哗变就开始了。
    一九四囗年春末,除一中队在城内未动外,二至十中队按预定计划从驻地开赴方村集中,然后转移到芜、南、宣边境老鹳嘴拥兵威胁日伪,非刘子敬复职不可,在哗变过程中,各个驻地的老百姓都遭到保安队的恣意骚扰。尤其是从方村镇向老鹳嘴转移时,陶干东中队竟疯狂到点燃火把把行春圩一带农民秧田里的秧苗烧毁了。全县人民遭受一场大灾难。日伪慑于九个中队兵力的威胁,终于收回成命,宣布刘子敬复任大队长,一场丑剧,才告结束。

 
上一篇:日伪时期芜湖的大刀会 | 下一篇:在罂花遍开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