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芜湖县港口建设的建议
编辑日期:2009/3/3  作者:政协芜湖县委员会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根据市政协关于加快沿江港口建设调研通知的要求,近日,县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县港口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听取了县交通、水务、海事、统计、发改、经委等部门关于青弋江港口现状、岸线利用规划和规划建设中的芜申运河工程情况的介绍,深入到花桥镇黄池河岸线现场察看,并就如何做好我县芜申运河和港口的规划建设工作进行座谈讨论。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芜申运河工程简介
    芜申运河原称芜太运河,位于长江三角洲河网地区,横跨安徽、江苏、上海二省一市,经济腹地广阔,水运资源丰富,运输需求量大。芜申运河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等级航道网“两纵六横”中的第四横,其安徽段也是我省航道主骨架“两干三支”中的一支。芜申运河规划线路西起芜湖市青弋江入长江口处,沿青弋江、水阳江进入江苏高淳县境内,进入固城湖,经溧阳、宜兴在大浦口入太湖,穿太湖沿太浦河在吴江市尖田村进入上海市。芜申运河全长295.774公里,其中安徽段全长41.04公里;江苏段254.7公里。沿途经过芜湖、马鞍山、宣城、高淳、郎溪、溧阳、宜兴、吴江等市县,是一条沟通长江支流青弋江、水阳江和太湖水系跨流域的省际内河航运通道。安徽段航道建设标准为:限制性三级航道标准,双线航道,航道尺度底宽45米,航宽60米,航道水深3.2米,最小弯曲半径480米;桥梁7米净高控制,通航1000吨级船舶。经调查测算,货物从青弋江经芜申运河到苏、浙、沪等地,平均缩短运距118余公里。5月25日,省交通厅与芜湖市政府正式签定了芜申运河建设框架协议,标志着这项被誉为长江中下游“水上高速”的重要工程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芜申运河安徽段整治后航道里程共计41.04公里,其中青弋江段(含清水河段、黄池河段)37.9公里、胥溪河定埠段3.14公里。在芜湖市行政区域涉及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和芜湖县。
    芜申运河是我省重要的东向水运通道,是安徽水运1号工程。实施芜申运河安徽段整治,对于促进腹地内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我省航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建成后,使皖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小型船舶往返苏、浙、沪地区运距缩短,提高了水运的竟争力和小型船舶的航行安全,减轻了苏南运河运输的压力。
    二、青弋江港口现状、岸线利用规划及航道基本情况
    青弋江芜湖县段从西河至清水通航里程50.76公里,两岸岸线101.52公里,岸线利用不足。岸线现有跨河桥梁:湾沚镇2座铁路桥、1座公路桥;有3处取水口:湾沚镇、六郎镇和方村镇。港区作业都是利用自然坡岸,采用人力装卸。
    规划湾沚港区作业区可利用岸线1030米,控制陆域纵深500米。保留现状250米客运岸线。作业区规划以散货、杂件为主。2010年规划散货泊位2个,杂件泊位1个,通用泊位1个。
    该作业区紧邻湾沚镇。湾沚镇作为芜湖市的近邻卫星城,属于市域优先发展地区,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和加工工业,为芜湖市的汽车工业配套生产零部件。作业区主要为湾沚城镇、周边地区及皖南腹地内的工业成品、半成品及机械设备等物资的进出口服务,另外,输送以黄砂、石子为主的矿建材料。作业区集疏运以公路为主,部分以水路进行集疏运。
    青弋江航道上自弋江镇下至江口,总里程75.45公里,现状等级5级,航道规划等级5级,可供300吨级船舶或船队行驶,航道水深1.3—1.6米。芜湖县境内里程50.76公里,其中西河—湾沚25.97公里,湾沚—清水24.79公里。
    三、意见与建议
    随着芜湖县经济快速发展,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年货物呑吐量逐年加大,仅有公路及铁路不仅压力加大,同时运输成本也高。要充分利用好芜申运河水上运输条件,拓展我县运输业发展,为开发区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加有利条件。为此特建议:
    1、要突出推进黄池河港口建设。芜申运河安徽段为3级航道标准,可常年通航1000吨级船舶。从青弋江经芜申运河至苏浙沪平均缩短运程118公里。可谓是我县水上运输的黄金水道。交通建设与产业发展是相互依赖的两个环节。我县花桥镇黄池地区具有良好的建港条件,芜申运河黄池河段紧临正在建设中的芜太高速和芜太二级公路,随着以芜湖县为代表的产业招商带动型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的日益发展和规划建设的横岗物流园区等大型项目的实施,建议在黄池河口岸规划建设货运港口,以充分发挥我县水陆交通之优势。建议县委、县 政府尽快责成发改、交通、海事等单位组成项目组,尽快与芜申运河规划设计部门做好对接工作,积极主动争取项目的成功。
    2、制定完善港口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布局好沿江港口建设,有利于沿江县(区)依托沿江港口优势,打造创业平台,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从而壮大县域经济并促进全市“大物流”的良性互动。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做好港口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将港口功能与腹地工业、商贸、物流及城市功能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港口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衔接,港口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统一,确保既做到资源合理利用,又能提高港口竞争实力。
    3、建议立项对湾沚港进行改建和扩建。随着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当前,芜湖县经济正面临着“井喷式”发展战略机遇期。物流量的急剧上升,使得通过港口运送货物的呼声越来越高,湾沚港口通过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港口设备老化、泊位和堆场不足,航道水位下降,影响了港口综合通过能力的提升,限制了物流做大做强的发展空间。建议市县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对湾沚港立项进行改扩建,将湾沚港改扩建工作尽快纳入大芜湖港口建设的总体规划,争取交通部、省、市政府的项目支持和各项优惠政策。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将青弋江、昭义河等相关河道的疏浚工作纳入芜申运河整体规划建设之列,以确保正常通航。
    4、加大政府对港口设施投入。港口设施分为公用基础设施、经营性基础设施和港口企业经营设施,当前区别不同的设施性质,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已成为港口建设的大趋势。省、市人民政府在公共财政中应将港口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列入政府预算支出项目,并仿效国内部分港口城市(如厦门、舟山)的做法,设立港口建设维护基金,专门用于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和部分经营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5、珍惜宝贵的岸线资源,留足芜湖港口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岸线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规划建设中的芜申运河两侧一定范围以内的岸线要进行保护性控制,在沿江产业的招商引资中除土地资源外不应忽视岸线资源的价值。原则上不主张由生产企业自建专用泊位,以免浪费宝贵的岸线资源,从源头上确保岸线资源的集约开发。对乱占港口岸线资源非法建设码头、非法经营活动进行整顿,加强港口建设和航道岸线管理,合理利用和保护港口岸线资源。
    以上意见与建议,仅供决策参考。

                                              2008年5月27日

 
上一篇:没有新闻了 | 下一篇:关于对我县城关户外广告管理工作调研情况的报告